觉衍老和尚真没和狄光嗣客气,理直气壮地开出了几个条件。
归纳起来就有三点:
第一,禁绝摩尼教,不许再强占释迦庙寺,托名传教。
第二,要户部下属的祠部,给梵安寺一千张度牒额,用来弘扬佛法。
第三,借口田少寺贫,请狄光嗣再赏赐些山林田产给梵安寺。
狮子大开口的觉衍老和尚说完后,狄光嗣糊涂了,听觉衍老和尚话中意思,他知道内情。
“老和尚,你知道我是谁?”
狄光嗣漫不经心地试问,觉衍直接承认,但没明说,只说狄光嗣贵不可言。
得,看样子,太子到文水,这个消息应该是人尽皆知了。
狄光嗣转问李弘:“狄洪,你说,老和尚的三个条件能答应吗?”
李弘赶忙拱手回说:“不妨答应!”
狄光嗣很失望,失望于李弘竟然想答应,但狄光嗣偏偏不想答应,他佯装发怒说:“大胆,真是岂有此理!你是不是收了老和尚的好处,才会替他张目。”
狄光嗣突然改变态度,大声喝斥,不仅李弘懵了,老和尚觉衍也愣了。
觉衍心中嘀咕:怎么回事?没说当朝太子李弘这么易怒啊!我这么小小的三个要求,不至于惹得他如此反应吧。
嗯,我一定是见到了假的太子。
李弘更冤,他只认为以“区区些许”换来梵安寺众僧的帮助,是很划算的,这才随口说了一句。
狄光嗣没停下,接着说:“老和尚,好算计啊!借机打压摩尼教众,收回梵安寺主权,又大肆扩张寺内员额和田产,梵安寺转瞬之间就扩张了好几倍!”
要知道,取得度牒的僧人是不服徭役,不缴租庸调的,这是法律所认可的。
此风不可长,此例不可开。狄光嗣不是佛教徒,但对释家佛寺也没什么偏见,只是看不惯老和尚觉衍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罢了。
觉衍老和尚既然敢问,又如何会轻易退缩呢。
“公子,莫要如此急躁,特别是如此紧要关键地时刻。”
觉衍两条素眉不停地左右摆动,先警告了狄光嗣一番,现在可是万分危急的时刻,眼看着就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你不妨再思量思量!
似乎是觉得,方才所言的理论基础稍微薄弱了一点,说服力不够强,觉衍又开口补充。
“我佛如来,释迦尊者,割肉饲鹰,尚且讲究「有来有往」和「礼尚往来」。可见,世间万事皆如此。”
狄光嗣听完,忍不住一阵暗笑,好个牙尖嘴利的老和尚,看来是辩经辩出来的。
或许辩经说法,我辩不过你,但纯粹地溜嘴皮子,胜负如何,可就在未定之天了!
想当初,忆往昔,我可是参加过大专辩论赛的优秀辩手,担纲的往往也是“一辩”,或者叫“大辩”。
觉衍使了一招:釜底抽薪,图穷匕见,狄光嗣就迎面来了一招:欲擒故纵,顺水推舟。
狄光嗣连连点头,并承认说:“老和尚,你说的很对,或许没梵安寺的帮助,我可能真的会输,甚至会因此身死。”
狄光嗣顺着觉衍的话往下说,觉衍听着很是受用,他认为狄光嗣要服软,正满意着呢。
忽听狄光嗣话风一转,“但,老和尚,你似乎忽略了一些东西。昨日,我无故在梵安寺遇刺,重伤昏迷,今日才堪堪转醒。这是不是你梵安寺僧人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