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说着说着,禁不住流出了眼泪。
巧姑挑水,巧姑一个新媳妇,怎么就干起这么重的活了。邵公子呢,邵公子不是在家吗,他怎么不做。王妈妈在一旁听了,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
我也问了,巧姑和我说,她如今这个家太穷人,没有吃没有穿也没有什么稀罕的东西,可以说想要什么缺什么,这个家穷,人家也笑话,也看不起,她想着家里富裕一些,吃的喝的用的都不缺,都不必别人少,还能让人尊重。
这话说的到对,王妈妈听了,但是这和她跳水有什么关系呢。
巧姑说了,如今家里的这个情况,只是盼着邵礼有出息了,所以她就多做些家里的事情,剩下来的功夫让邵礼多读书看书,好来年考个状元什么的。巧姑说了,自己多吃点苦没有关系,只要邵礼能有出息就行了,杨氏说道这里,又哭了出来,说道:
你可不知道,巧姑瘦的那个样子,我可真是心疼。杨氏说着,我又和她说,当初不该让她嫁进这样的人家来,跟着他们一起吃苦,没有福享。
邵家有这么穷吗,当初咱们到没有细问,这个事情是疏忽了,乔然不由得说道。
杨氏接着说道:还不是看在邵礼是个秀才的份上,所以才许了这门亲事,谁知道他家的家底如此的薄,还有那个邵家婆婆,也是个有心眼的,我看家里的重活累活都推给了巧姑,她和邵礼却在一旁看着,巧姑也是个实心眼,一心想着自己多干点,让邵礼多读点书,最后谁知道邵礼能不能读出来,她确实要实打实的要坏了。
好啦,杨大嫂,你不要哭了,这个时候哭也没有用了,不如到了周日宴的那日,我来劝劝巧姑,或者咱们想想办法,总会有办法的,杨大嫂你说对不对。
乔然说道:如果邵家真的这么困难,我和子兴哥说说,油铺里他一个人忙不过,不知道要不要再找一个人去帮忙,若是这样的话,子兴哥每日给邵礼一点工钱,也能养家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杨氏咋一听说,心里一喜,但是转念一想,又对乔然说道:
然姐,巧姑定然是不肯的,她哪里会让邵礼出门挣钱去。她自己多做点也不愿意邵礼出门去,她总说邵礼是个读书人,做不了那些买卖的活。
你说的这话,倒也是对的。我看邵公子那个人也不是做买卖的人。乔然又说道。
我可怜的巧姑啊,杨氏又哭着到。
行了,杨大嫂,等巧姑来了,我们一起劝劝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