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的媳妇都准备回娘家,回娘家买什么呢?便宜好吃的月饼就是不二的选择,甚至还有很多口味。
……
随着八月十五的临近,整个长安城都陷入一片巨大的欢乐之中,团聚总是让人心里高兴。
“哦,姑母回来了!还带了一大包好吃的!”一家的小孩喊道。
父母见到女儿,都是眼神温柔。
母亲说道:“娃儿你瘦了。”
女儿顿时有些眼泪汪汪。
“干什么,女儿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大喜的日子,高兴才对!”父亲说道。
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一顿饭,晚上,母亲跟女儿自然免不了彻夜长谈。
当然不是中秋节当天回来的,得提前几天回来,才能一解这思念之苦。
李二没有这样的烦恼,他的儿女还在身边,没有一个出去的。
宴会自然分内外,内宴只有李二的家人亲戚,长孙无忌算是一个,房俊也莫名其妙进去了,杜荷只能在外头望洋兴叹。
“看来,找媳妇还是公主好啊!”杜荷自言自语。
一旁几个杜荷的狐朋狗友说道:“说不定你真的可以,毕竟你们家为圣人立下过汗马功劳。”
杜荷点点头,他确实要思考这件事。
内宴之内,李二坐镇就显得很正经,很无聊,房俊感觉自己屁股跟长了刺一样难受。
格格不入的房俊,自然受到李二的注意。
“房二,你扭扭捏捏做什么?”李二问道。
房俊急忙站起来回话:“臣没事。”
李二说道:“没事就坐好!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你要向高明学习!”
李二说罢,看一眼李承乾,结果,李承乾正在给旺财喂月饼,李二翻个白眼,他之前还说不让李承乾养猫,这下好了,李承乾搬出去,估计都能开一个猫市场!
“高明!你在做什么?”李二怒道。
李承乾赶紧把旺财放下。
“没什么,人要吃饭,动物也要吃饭,不能吃饱了人,饿着了旺财嘛。”李承乾说道。
“动物只想着吃饱,咱们可不是动物,咱们要想更多的事情,值此佳节,高明你就给我们作一首诗吧。”李二说道。
不少人都在偷笑,特别是李承乾的几个兄弟,李泰几人,笑的最欢乐,他们都是正襟危坐,生怕李二考较他们,李承乾倒好,在那里撸猫,他们当然知道撸猫的乐趣,那是让人上瘾的感觉!
李承乾微微一笑,作诗?这件事可太没意思了,他以前都很少作诗的。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作诗,必须大醉之后,才能做的出来,不然不行,可否准许儿臣喝酒?”
李二:“朕准了。”
李承乾闻言,一手一个酒坛,先把左手的酒坛举起来,一饮而尽,再把右手的酒坛举起来,又是一饮而尽。
“好酒啊!”
他站起来,脚步有些散乱,来到宴会中心空地,把酒坛放在地毯上,李承乾直接站在酒坛上面。
“杂技?”
众人不解,圣人让李承乾作诗,他怎么搞起来这些东西?
站在酒坛上,李承乾突然想打一顿拳,于是就开始乱打,只见他在两个酒坛上摇来晃去,就是不掉下去。
“好!”房俊大喊。
只有他一个人喝彩,有些尴尬,房俊赶紧把头低下。
“我要开始了嗷。”李承乾说道。
李二皱眉:“快些!你下来。”
李承乾从酒坛上下来,盘腿坐在地毯上,他闭着眼睛,开始摇头晃脑。
那一首经典的水调歌头,出现在脑海里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回味李承乾的这首诗,然后,所有人都高呼起来。
“好!”
“好诗啊!”
李二也是面带笑意,不断点头,他看一眼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也是微笑着点点头。
房俊有些后知后觉,他这次肯定可以叫好,于是就大声叫好。
“高明,朕让你写诗,你怎地作了一首词?不行,朕要你作一首诗!”李二说道。
众人:“???”
“来自李承乾的负面情绪值,+188”
李承乾服了,李二这个家伙,这是在搞事情啊!
一个小太监,急匆匆拿着刚刚抄好,墨水还没有干的词跑出去。
“来了,来了,太子殿下最新的一首词!”太监说道。
众人围过来,杜荷冲的最快。
杜荷开始念:“明月几时有……千里共婵娟。”
他挠挠头,这首词,很好啊!他读起来感觉很舒服,这样让他舒服的诗词可不多,每一首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看来此次的赏月大会诗魁又是太子殿下了……”
“哎,没法比没法比啊!”
程处默说道:“大家不要气馁,这是一首词,诗魁怎么可以用一首词评选出来?”程咬金心中一喜,儿子总算出师了,说到点子上了啊!
杜荷皱眉:“反正我觉得这首词好,就算他写诗,那也是最厉害的!”
程处默更加得意:“嘿嘿,可惜他没有写,我要吟诗了,你们听好……”
内宴厅,李承乾叹口气,只能思考,该写一首什么诗呢?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月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