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和红叶夫人的儿子、觅衡国的国君伏狸,写给他的回信。
蛮夷之邦,书信写得乱七八糟。意思就是:并非有意冲撞王后娘娘,只是因为骆莱国的人侵占觅衡国的国土,双方斗殴,打死了觅衡国的国民。骆莱国拒不肯缴纳赔偿,所以才出兵。实属出于无奈,云云。
襄王一辈子,和多少各种各样的诸侯国打过交道?“实属无奈”这四个字纯属应付。找借口谁不会?这就是说,觅衡国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的意思贯彻到,并没有奉命停止侵犯。
襄王把书信扔在地上,骂道:“这小子是看着离得远,我管不了他了!凭他多少人马,收拾几个小国还可以。骆莱国是王后娘娘的属国,也敢这么放肆?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说到这里,宫里的人又来传王后的口令,还是催促他处理觅衡国侵犯骆莱国的事件。因为觅衡国这边侵扰不断,骆莱国那边就不住地发信件求救,所以莫离那边着急,不断地催促襄王。
襄王被莫离催了几次,没有脸面。派将领带兵去威吓,毕竟那边是自己的儿子。想了想,对杨毅说:“去把世子叫来,让他带兵去制止觅衡国。”
世子卓仑是夏宇国世子,襄王的长子。也是伏狸公子的兄长。这样来论,于公于私,伏狸都要听命一些。况且卓仑是莫离所生,也该为她娘的事情走一趟。
卓仑领命,亲自为帅,调兵遣将。乘风为将军,辅佐卓仑,就冲着夏宇国南部的南阳城一带过来,将部队驻扎在压砻江之北,和觅衡国对峙。
卓仑兵马刚刚驻扎好,就听见有人禀报说:兀竺国的太后娘娘、自己的妹妹王姬,亲自带着白杆兵一万人,前来助阵。
卓仑听了哈哈大笑。这边的对阵,原本并没有太大的战事,只是要劝说一下伏狸公子。王姬却带着一万白杆兵过来助阵,卓仑听了很欣慰。
须臾银盔银甲,从马上跳跃下来,来见卓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