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朗下城后元偲瑾又拿过另外一枚令箭,看向谢曜。
“末将在!”
谢曜如谢朗一样站到元偲瑾跟前,虎目灼灼地等着元偲瑾给自己下命令。
“命你带三千人到影江接谢清韵,安歌回江陵府,我不论你用什么方式,都要把她带回来。”
把手中的令牌递到谢曜手上时,元偲瑾加重了语气。
谢清韵是什么样的性格他非常清楚,让谢朗去迎战影江水师,是因为谢朗在南疆统领过水军也善水战。
谢曜去接谢清韵,是因为谢清韵在乎谢家人。
谢泌说的对,‘清韵从来不会让关心自己的人为了她担心的!’
“接韵儿?”
谢曜抬头不明所以地看向元偲瑾,他到战场这么久都未曾见到谢清韵,到哪里去接人?
“嗯!若她不肯回来就告诉她,朕说了,若皇后有丝毫闪失,朕必定问罪谢家全族!”
凝视着谢曜,元偲瑾这句话说的又狠,又认真,没有丝毫玩笑的意思。
落到谢曜的耳朵里,谢曜都忍不住打寒颤。
不清楚皇帝陛下与自己妹妹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明明上一句还是担心清韵,下一句就让他毛骨悚然。
让他一个大男人都脚底冒寒气,要是清韵听到这句话该有多伤心。
等到谢曜看到从水里爬出来的谢清韵后,谢曜难以置信地盯着谢清韵摇头。
“韵儿啊!好歹你也是个女孩子!”
谢清韵看了一眼少见多怪的大哥,露齿一笑。
“是,幸好我是个女孩子!才能身轻如燕,无论是水中还是空中都能来去自如。”
“哎!不要说了,你身子不好,赶紧跟我回去,不要在折腾了!”
脱下自己身上的外袍,不由分说地裹到谢清韵的身上,拖着她望江陵城走。
被谢曜一脸不认同的样子吓的有些无奈的谢清韵,对谢曜吐了吐舌头,很是配合地跟他回了金陵城,完全没有给谢曜告状的机会。
到城内的谢清韵脱掉一身湿漉漉的蓑衣,重新换了一身艳红戎装出来的谢清韵,不由分说的就要往战场上走。
护在谢清韵回来的谢曜这时候才明白过来,元偲瑾的意思。
伸手拉住谢清韵把元偲瑾的话重复了一遍。
手里握着长剑的谢清韵挑眉看向的谢曜,微微地颔首后,眯了眯清灵无垢的琥珀色眸子。
“元偲瑾只说要你带我回来,如今我已经安然无恙地回来了,他可没有说,回来之后不让我出去,放心吧!出了事我顶着!”
抬手拍了一下谢曜的肩膀,谢清韵很是大气地安慰了他一句。
转身就往江陵府外走.
谢曜张口又觉得谢清韵的话有些道理,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跟在她身边。
谢曜刚才去接谢清韵的时候,谢朗的船只已经开到江心了,与被谢清韵在江心动了手脚.
脱了战舰船锚的战舰激战,上岸的人自然就要元偲瑾亲自来应付。
元偲瑾手中不过八万人,刨去老弱伤残,以及在影江沿岸驻守的军队,他手里能用的也就四万多人.
谢朗带走的三万,元偲瑾这里满打满算也就一万。
被他们放过江的军队是他们的三倍,剩下的七万军队都被谢朗截住了,有些在影江中心大转,还有一部分也在陆续地往南岸来。
若不是这五万军队里大魏北方士兵,和鞑靼军队里的士兵都是旱鸭子,人到了南岸后各个都晕头转向,头重脚轻,手里的大刀都握不太稳,砍人的方向也失了准头。
今日影江之战元偲瑾这边就算不是全军覆没,也会死伤惨重。
如今上岸的军队已经处在自乱阵脚的边缘了,元偲瑾带着士兵冲杀过去的时候,对方就跟陈年朽木一样,一触即溃,根本就没有战斗力。
除了罗恕手里两万多东越军稍微好一点外,剩下的大魏士兵,鞑靼军队,都不用元偲瑾的人动手,不是自动往江里跳的,就是把自己吐晕的。
也有一些大魏士兵对元怀瑾,元穆不满趁着这个机会束手就擒,临阵倒戈,调转了刀子往后砍人的。
冲入敌阵的元偲瑾看着在大船上指挥着军队的罗恕,催着胯下追云往岸边的船上冲了过去,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是每一个上战场的人都懂的道理,一直守在元偲瑾身边的午桥和云舟看出元偲瑾的意图后,很是有默契地一左一右地护住元偲瑾。
一路上清理掉不断阻碍元偲瑾的小兵,安安安全地把他送到罗恕跟前,也希望元偲瑾能一击即中。
原本就未曾怕过对岸人士兵,见元偲瑾如此不要命,身先士卒了。
他们的情绪跟着振奋起来,都想吃了逍遥散一样的兴奋,个个都是热血沸腾地拎着手里的长枪,大刀随着元偲瑾冲向了到南岸的鞑靼军,东越和北方的大魏军队之中。
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力气,就跟机器人一样,不知道疲惫地一路坎杀过去,让对方以为自己遇到的都是疯子。
站在大船上望着直奔着自己而来的元偲瑾,心底是有些发虚的罗恕蹙起眉头。
在襄州城下时,他就与元偲瑾硬碰硬地打过好几场,那段日子他从来没有赢过一场。
如今看着元偲瑾来,就跟条件反射似的罗恕的第一反应就是调转船头。
赶紧往回跑,千万不能和元偲瑾遇上。
战场上的主帅战队是军心所向,就像是顶梁的柱子一样,一旦顶梁的柱子开始晃动了,房子就跟着摇摆了。
手下的士兵肯定会跟着他一起动摇,罗恕的船往回走的时候,过了岸的士兵就开始慌了。
本来就有被对方包饺子的可能,罗恕一跑北岸的士兵整个都慌了,脑子里想着都是逃命,根本就没有杀敌的概念。
满腔热血的南岸士兵,一见北岸士兵掉头往回跑了,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纷纷跳上了元偲瑾命人打造的小船,追着罗恕的大船队就去了。
已经追到南岸的元偲瑾手伸到马侧,拿出放在马鞍子边上的羽箭,搭在牛皮弓箭上拉满,对着罗恕的大船直直地射了过去。
众人都以为元偲瑾的目标是罗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