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剩下的捻军并不对付。
因为这些捻军虽然安土重迁,可是他们一向有比较好的装备,所以不久之后僧格林沁他们就又要面对大批的捻军了。
在大英帝国亲王也进入了天津卫,十六只船的大军开始对着后金帝国的阵地指指点点。
法兰西第二帝国,也带着他们的舰队都前来帮助答应帝国后,就离开了。
胜保还是主张招抚一下那些捻军,不过朝廷里的顽固派就用这个事情,来攻击胜保。
我知道,如果你不给那些捻军一个出路,他们就会顽抗到底,收编他们,也是一个出路。
可是,在那些后金朝廷的清流眼里,这就是一个罪恶。
此外,胜保是旗人,可是他身低微,又一直没建立自己的一套班底。
打起来仗来,胜保确实又和左宗棠,曾国藩们没法比。
苗沛霖是胜保旗下为数不多的团练,这个苗沛霖起初投靠了翁同书,这个人是一个纯粹的老书虫,他是后金帝国靠读四书五经而爬起来的典型,就是这么一个人居然被后金朝廷冠以了知兵的称呼,可见后金的咸丰大帝人才匮乏到了何等程度。
其实,苗沛霖起初也是一个读书人,只是他还不如洪秀金,此人连个秀才都没考取。
因为苗沛霖没有考取功名,所以他就对整个知识阶层极为仇恨。
确实,相对于整个西方世界,后金帝国的知识阶层,只偏重驭人之术,和奴化教育,对于整个世界除了减少战争之外,并没有其他贡献。
可是苗沛霖一旦看透了,就和绝大多数人站到了对立面。这样一来,他的日子就极为难过了。
苗沛霖让整个知识阶层的日子不爽,人家自然就让他不爽了。
所以苗沛霖不断受到那些知识分子的攻击,正因为如此我将后金帝国的知识分子捧为圣人。
我说:“圣人学说,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是如今的列强都是豺狼,我们不学习对方的法律,方针,我们就落伍了,我们必须变法图存。不过,这种变法不能太急,只能循序渐进。”
恭亲王笑了,他说:“变法不能急,一旦太急,就容易步子大了扯着蛋。”
我和僧格林沁是两种典型,有时僧格林沁的军队缺少食物,他就一筐胡萝卜,一口一个,啃得极其开心。我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我的骑兵队伍有充足的后勤保障。
我训练了骆驼队和大车队,从西方引进了自行车,我让我驻扎防区里,富裕的地主和商家人人都有自行车,在围剿捻军的时候,我让这些富家子弟人人参军。
同时,亲自筹办了自行车厂,以及纺织机械厂,那些飞轮是个人就可以拿来用。
因为办铁路耗资太大,我们就以工代赈,让那些流离失所的战争难民们一起修建公路。这样一来,后金帝国的交通迅速得到了改善,因为公路相对容易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