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 第三十三章 救一个人还是救十个人

第三十三章 救一个人还是救十个人(1 / 2)

 推荐阅读: 乐游源 锦绣甜园 爆宠甜心:恶魔校草,住隔壁 妖行都市:暴走大小姐 重回高中:恶魔同桌宠上心头 机械大师 平妖策 甜心宝贝咬一口 出拳吧少年 穿越之江山秀色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332章 救一个人还是救十个人

或大或小晶莹剔透的雪花,不时飘落下来,此起彼落的呻吟声中,徐宁忽然听到一阵婴孩的声音,他下了战马,寻声望去,就见一个死去女人的襁褓中,一个婴孩正在大声啼哭。

徐宁抱起来,温柔的哄道:“哦哦哦,囡囡不哭,不哭。”

哄了会,见孩子不哭了,他转手交给身旁的随军的军医:“交给护士,将这个可怜的孩子带到孤儿营去吧。”

他吩咐一旁的副官道:“伤者已没有威胁,给他们留下一些药品。”

徐宁不是不想现在命令军医救治那些伤者,但是他却不可以这么做,第一是他现在要用最快的速度赶往赵家裕,第二则是一旦他因此迟滞了进军速度,贼兵就会认为此法有效,后面的路上不知道还会遇到多少百姓拦路。

“一辆马车在道路上飞奔,忽然有十个孩子突然冲出来,站到路中央,这个时候刹车已经来不及了,只能转向,但是左右的人行道上都有一个按照规矩在走路的孩子,现在时救一个人还是救十个人。”

这是王伦在军事学院讲课时,曾经给所有人讲过的一个课题。

当时面对这个问题,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救十个人。

但是王伦给出的结论则是:“救该救的人,不守规矩的人,就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应有的代价,不能让那些无辜者代替违规者承受灾难。”

王伦还拿出春秋时期“子贡赎人”的典故作为一个案例。

在当时的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

天下人都交口称赞子贡是个君子,唯独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贡用自己的钱做了一件好事,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夫子为何反而要批评他?

关键原因就在于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样使很多人对赎人望而却步。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让道德尴尬,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道德而去!

所以道德其实应该是一个人人都能够做到的无损于己的而又有利于人的概念。

而孔子的另外一个弟子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二话不说便收下了。

有的儒门弟子觉得子路做的不如子贡,但是孔子听说后反而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王伦感叹道:“孔夫子见微知着,洞察人情,实在是了不起。”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