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人多有这种思维,越是唾手可得,不用付出什么代价就获得的,就越不珍惜。
看村里这些年开办了这么久的族学,但正真读出来的孩子没几个,就知道他们到底是带着一种什么态度在族学呆着了。
现在许言夏就是要将族学这个事儿,摊开到族里来,不要让族里那些占了便宜的人,觉得只要是读书之类的事情,就一直可以占便宜。
耆老们开口说要定章程,虽然好几家本着占便宜的心思的,十分不满,但也不并不敢多话,只在私下嘀咕。
许言夏听着了也当没听着。
东村头的许五爷爷觉得既然要办族学,首先得有一个正儿八经的学堂才是。
从前的学堂是三太公的私产,三太公都不在了,要办学堂,应该有公家的教舍才是。
盖教舍这事儿,大伙儿基本还是赞同的。
主要很多人都想着反正有三太公给的一百两,不用他们出钱,还是想着占便宜。
但办学校除了教舍,请先生也是个大事儿。
西村头的许四公就提了请先生的事儿,他老人家头脑清晰,说话也掷地有声,“既然说了是族学,那便不是哪一家的事情。虽中全家有一份心,说会为族里请先生,但是先生请来了,这个资费总不能赖给他一家,不然岂不是他一家在办族学了吗?所以,既然已经说到这里了,老朽不得不提一句,干脆今日好好算一算这族学要办起来,需要多少钱。这个账,算清楚了,咱们这个章程,才铺陈得开!”
几位族老对于这个事儿,是出奇的意见一致。
于是,族学的事情,暂时定下两项:第一,在村里选一块地盖教舍。第二,算好盖教舍与请先生的资费。
村里的人没有请先生的经验,许言夏与许亦柏虽然拜了师,但是人家先生根本不在乎这点束修,都是家里有什么,就送什么。
最后,大家按真是青云书院里每月读书的资费,按一月二两算,若是要请一年的先生,便是要花费二十四两。
再加上盖教舍,往少了算,教舍起码要有五间屋子,一间大教室,一间给先生起居,一间做仓库,再来个厨房,一个饭堂。
就算是这样最简单规模的学堂,盖个青砖大瓦的,也得六十到一百两。
这都是还不算人工,只算买地与材料费。
这笔账一算,底下的嘀咕声就大了。
好些人就开始反对盖教舍,说什么别盖学堂了,就租了三太公原本当教舍的那间屋子就是了。
至于请先生,就先用三太公给的那一百两,一百两,少说能请四年的先生之类的话。
但几位族老都是有魄力的。
以为族老甚至直言训斥底下一个煽风点火的妇人,道:“怎么?你们这些人这些年占季兴公的便宜,还有瘾了是不?季兴公在世时,一份好心,愿意为族里付出,大伙儿感激。他不在了,你们还打算占着人家的房子银子,你们要脸不要?”
有了族老们的拒绝,加上许中福委婉拒绝了租房子出来给大伙儿当教舍,小部分反对的声音,最后被大部分支持的声音盖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