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第一条,什么失道寡助得道多助,蒙古人东征西战,屠杀无道,他们什么时候讲过道义?这么多年了,也不见老天爷收他,难道以后老天就会开眼?蒙古人靠的是力量,强迫别人跟着他打,强者得天下,都讲道义,那还打个屁呀?大家都坐在一起搞辩论,吐口水能力强的得天下得了。
第二条,京湖牢固不假,但那是没有经历考验的牢靠,孟珙收回襄阳后多年经营,其间蒙古人多在四川两淮一带骚扰,京湖正面没有经过大战检验,是不是真的万无一失,并无人能保证。
何况战争一途,没有敢拍胸脯包打胜仗的将军,如果有,那就是骗子。
而第三条,就是个笑话,大宋为什么要沿江设防?不就是怕蒙古人打过去吗,这种防御性的布置,怎么成了随时准备打回去的战备了?如果真是,为什么现在不打?
宋廷不想妄开战端,这从得了河南之地后却毫无动作就可见一斑,范用吉为了求功,多次建议趁着蒙古内讧,无暇东顾的机会,向漠南汉地下手,招抚各处汉人万户,将蒙古人呢挡在关西。却被贾似道和宋廷百般拖延,推说准备不足、钱粮不够,迟迟不肯同意。
这就足以证明宋廷高层,是不会主动开战的,如果蒙古南下,突出于宋朝长江防线之外的均州河南,一定是首当其冲的战场,其他方向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支援牵制。
至于第四条最为混蛋,听着这意思,不就是让我自扫门前雪、自求多福吗?
坚壁清野、固守待援?这是人说的话吗?
蒙古南下,灭掉金国,攻下了多少坚城巨岜,贾似道选择性的遗忘了吗?蒙古灭金,金人把蔡州城外挖了巨大的壕沟、筑高了前所未有的大墙,城内积粟成堆,十年也吃不完,结果怎么样?城三天就破了。
贾大人,你想要我守几天?
这句话,范用吉很想问,但他最终还是没有问出口,这话太得罪人,今后还要仰望贾似道提携照顾,范用吉不敢问。
他斟酌了一下,换了个方式来说。
“大人,你说的这些,的确是良策,小将听来,受益匪浅。”范用吉先拍马屁,戴高帽:“不过小将担心的是,均州城池窄小,容不了左近的许多百姓,守御有些困难。”
“无妨。”贾似道大手一挥:“你即刻着手,立马将河南百姓向南迁徙,留青壮在均州,其余老弱,都迁到襄樊来,这边地大,足以安顿。”
“……迁徙?”范用吉再一次被惊得外焦里嫩,睁大了眼睛道:“二十来万百姓,都迁徙?”
“都迁。”贾似道坚定的道:“河南既然不是守卫的好地方,百姓可不能留给北虏劫掠,他们被抢走,无非也是当作奴隶,不如迁过来,我宋人百姓日子可过得不错,他们必然也愿意。”
“留下青壮,一来可以助你守城,二来可以作为后备兵源,补充你的军队。”
“哼哼,十万青年十万兵,我倒要看看,蒙古人如果真的要来,如何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