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作物拔节升高,抽穗扬花,成熟结种,转眼就成了金灿灿的一片,沉甸甸麦穗压弯了茎杆,天边一轮红彤彤的夕阳泼洒下来,微风一吹泛起片片涟漪,闭上眼睛,仿佛能闻见稻米的香气。
没等多少时间,第一批新米就脱粒晾晒,在石磨上经过石碾反复碾压,这是脱壳的过程,能获得口感更好的精米。
寻常百姓通常心疼,这个过程的损耗,连壳和稻一同焖煮,也就是寻常意义上的粗米。
一锅米饭刚脱壳,就在灶上焖煮起来,没有任何的佐餐,所有大臣都围着灶台一圈,想要知晓这几日熟成的仙米,到底有何不同。
“秦公,请品尝。”侍从取来一碗新米,跑到仪仗这边,跪下道。
秦襄公盛了满满一碗,这米粒和寻常不同,更为粗大,形状类似狼牙,每一颗都有指头大小,香气也更为浓郁,泛起鲜亮的米光,像是一块羊脂玉般,细腻光滑。
刚一入口,一股鲜甜的味道就弥散开来,如同一股烈火涌入腹部,驱散开浑身的冷意,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
秦襄公也是自幼习武,弓熟马背的勇士,年轻时一顿能啖九牛九羊,可吃了这等仙米,还不到半碗,就已经腹部发涨,竟已经食饱了。
“仙稻!真乃仙稻也!”
秦襄公激动的有些颤抖,捧着还剩下的半碗米饭,满脸耷拉的脸皮,露出含热着泪的小眼睛,活脱脱像是一只沙皮。
有了这等仙米,前线的战士再无需为给养发愁,这将带来极大的先机,无论是长线作战,还是后方穿插,都有了更大的余地。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有了这等仙稻,此战胜率能直接提高三成!
这怎让人不激动!
“同食!同食!让大家也尝尝这仙稻!”
秦襄公挥动袖袍,松了松束腰,实在是撑得够呛。
一声令下,这场别开生面的宴席,就热火朝天的开始了,并没有任何佐餐和菜肴,只有一碗精米。
可在场的大夫吃过,无一不拍手叫好,自问此生没有吃过这等美味,就是凤肝龙髓也不过如此。
“可惜啊…”秦襄公放下陶碗,见那半碗的米饭,洒了几颗滚烫的泪珠。
“秦公,发生何事,为何这般感伤?”白氏族长上前问道。
秦襄公擦了脸颊,叹道:“我今日能食此仙稻,却可怜我兄世父,还沦为犬戎阶下之囚,不知生死,也不知能否吃上这顿饱餐,怎能不悲从中来?”
“杀灭蛮夷!救出世父!”魁梧的大汉拔出了宝剑,踩在了石头上,发出如狮子们的怒吼。
这一声似点燃了火药桶,彻底激起了老秦人的血气,纷纷表明心志,杀气腾腾,似要斩尽蛮夷儿,腰悬无头首。
不知是那位将军起了个调子,在场的众人附声歌之,就连随行的侍从、婢女、兵卒,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倾尽所有,放声高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秦襄公以箸敲鼎,发出雄厚的歌声,热泪从眼眶滚落,仿佛流淌着数不尽的屈辱和鲜血。
各位大臣随声唱着,其歌相互应和,似是排山倒海那般,雄浑滂沱,其声冲入九霄云上,久久不散。
唯有斧钺如林,旌旗如雨,秦人立于黄土高坡,无论男女老少,皆都面带肃穆,看着夕阳落下的方向,高声唱道: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