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春城,成永兴与高中同学们的见面,就频繁了起来。
11月23日,是高中班主任王老师的生日,几个热心同学一张罗,决定庆祝一下,借机也是聚会。难得几年来,人这么全。
时间就定在了11月28日,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
约定好的时间是在11点半,在总厂招待所见面,已经定好了包房。在这个时代,大企业的招待所算是比较好的地方,价格也不贵,很多人结婚都是在这里举行。
已经进入了冬天,天寒地冻,天冷路滑,成永兴有车,就被安排接送几个住在一起的同学。
顾明也是住在这一片,两个人商量,反正那天没什么事情,早点出发,正好到同学家坐一坐,一家一家进行拜访。
都已经参加工作,没有假期了,借机会到各家去串个门。
成永兴这些年,连假期都不在家,也是借此机会散散心。
星期天,成永兴把顾明拉上,然后就一个一个去接同学。
————————
第4家,也就是最后一家,地址在百花酒店的背后。这个住宅小区,正对着原来子弟高中前面那条马路。
当顾明告诉他,任灵秋同学的地址的时候,成永兴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浮上心头。
如果需要形容的话,也许是近乡情更怯吧。
这个地址他十分熟悉。他就在这个地址的对面房间住了5年多,直到他出国。
果然随着顾明的指路,车停在了熟悉的楼下,熟悉的小路上。
顾明带着几个人,呼啦啦的走上了5楼。任灵秋的家是一个老式的3室格局,面积大概有70平米的样子。
顾明和两个女生,被任灵秋迎了进去。
————————
成永兴则在后面,慢慢悠悠地走。
到了5楼,他下意识地伸手,到裤兜里摸钥匙,结果摸出来的是车钥匙。
506的房门,跟他离开的时候一模一样。铁框里嵌套着廉价的光面压合板,一点儿也不隔音。
成永兴不自觉地把手放到了门板上,感受着薄板在周围声音下,特有的微微震动感。
他就是在这里结婚,出国。后来老婆有了孩子以后,还带着孩子回来,在这套房子里住了一年多。
定居新加坡之后,这套房子被租了出去,主要是给那些在子弟高中寄读的人短期居住。
这一片几栋楼,都是设计院的家属楼。
设计院在当时算是非常好的工作单位,只要是结婚就有房子。成永兴结婚的时候,表现优异,已经是工程师了,排名非常靠前,抢到了这个两室的房子。
这套房子面积比较大,大概50多平米,跟王教授两年前住的住宅是一般大小。
当然了,这套房子也不是没有缺点,否则也不会轮到他。
小区的房子不是跟马路平行布置的,而是转了45度,尖角正对着马路。这套房子就在尖角上,两个卧室和客厅,两面主墙上的窗户,也就是所有的主要窗户,都面对着马路。
90年代的时候,塑钢窗还不流行,窗户的隔音效果很差。每当有重型车辆在旁边的公路经过,声音就会从不同的窗户依次传进来。
在房间里的感受,就像是处于立体环绕音之中一样,汽车的声音从左前方开来,绕着自己走一圈,然后消失在右后方。
成永兴对此单元的熟悉程度,仅次于新加坡的那几套住宅。
毕竟在这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