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大踏步上前一步,昂首挺胸,大义凛然道:
“太子殿下,周文此次抱着必死之心,若是太子殿下让周文回去,周文宁可撞死在这营帐之中。”
说着,往后倾倒,作出一副撞营帐柱子的模样。
“你他妈想死就拿把刀抹脖子好了,撞营帐柱子可死不了,”朱慈煊腹诽了几句,起身劝道:
“周大人万万不可!”
他话音刚落,刘浩等另外三人也开始纷纷慷慨陈词起来,朱慈煊听着这些平日里颇为动人的话语,直觉得如同无数苍蝇在耳边嗡嗡叫个不停。
他瞥了瞥站在旁边的李嗣兴,见他幸灾乐祸得瞧着自己,丝毫没有表示‘出手相助’的意思。
哎,这个未来小舅子是靠不上了,看来还得靠自己才行!
罢了,先稳住他们再说,待会儿吴三省到,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将他们干翻。
于是走上前去,拉住周文的手,将他请回到了座位上,然后又依照礼法礼节,毕恭毕敬得给他行了大礼,朗声道:
“适才听了周大人的豪言壮语,慈煊深感钦佩,听说周大人对于《易经》颇为精通,慈煊心中正好有几个疑惑,一直无人解答,还请指教。“
朱慈煊对他们四人已经颇有了解,知道周文平日里喜欢钻研《易经》,便投其所好,询问起《易经》里面的难题。
周文果然吃这一套,被朱慈煊一阵礼遇,又听到太子殿下请教起了《易经》,顿时将先前的事情忘了大半,笑着问道:
“殿下心中有什么疑惑,不妨说来听听,周文虽然对《易经》也是一知半解,却也愿意抛砖引玉,兴许对于殿下有所帮助。“
朱慈煊心中大喜,问道:“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何解?”
周文稍稍想了一会儿,躬身道:
“周文觉得,君子应顺势而为,时势需要停止就停止,时势需要行进就行进。动和静都不失时机,君子之道才是光明灿烂的。”
朱慈煊皱了皱眉头,冷然道:“如今建奴势大,已经占据中原十多载,而大明已经日暮西山,只有残兵破卒相伴,若是遵循周大人认为的君子之道,是否应该顺势而为,投降建奴?”
“太子殿下此言差矣,”周文摇头道:“建奴如今势大,不过短期之势。我华夏绵延至今已有数千载,前有五胡之乱,复有大唐之盛;间有五代之乱,自有宋祖之兴;后有蒙元之祸,亦有大明之威;此谓大势。
这建奴虽占据中原,自也不能长久。我华夏子孙,当竭尽全力抗争,以顺其大势。“
朱慈煊啊了一声,仔细瞧了瞧周文,心中暗道:“这个周文虽然忠奸难辨,但这番话倒是颇有道理。“
不由躬身道:“周文先生说的在理,慈煊受教了。“
周文见朱慈煊行礼,也行了一礼,笑道:“如此说来,殿下是答应周文了。“
朱慈煊干笑了几声,心中想着该如何应对,正犹豫之际,终于营帐外传来吴三省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