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齐齐躬身跪拜道:“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珠帘打开,进来一个二十多岁少年,神情俊秀,脸上愁眉不展,正是大清皇帝顺治。
这次云贵之地得而复失,满清八旗损失惨重,他心急之下,连夜召集了几个朝中要臣商议大事。
参会之人都是朝中议政大臣,唯一的例外是范文程。他是汉人,无缘议政大臣之列;但他辈分极高,是大清文治第一功臣;也是辅助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的三朝老臣。
顺治望着这群朝中老臣,心头稍宽,举手道:“众位爱卿不必多礼。今日召集诸位,共商国事。”
众人起身站在旁侧,顺治命宫中太监为他们准备了椅子,这才说道:
“西南的战事不利,诸位爱卿已经知晓了。”
索尼等人均是脸色愧然,齐上前叩首道:“微臣办事不利,让陛下心忧,实在有罪。“
顺治摇头道:“这三军统帅多尼是朕自己选的,与诸位爱卿有何相干?若是真要怪罪,朕才是有罪之人。“
说着,上前拍着鳌拜肩膀,抚慰道:“鳌少保,还请节哀顺变。“
鳌拜起身拜道:“胞弟卓布泰身为三军统帅,未能节制三军,反而中了贼人的埋伏,鳌拜恳请陛下降罪,替胞弟承担战败之过。“
“胜败乃兵家常事,鳌少保何必自责?“顺治宽慰了两句,又道:
”令弟卓布泰将军为我大清征战四方,战功彪炳;遮炎河大败明军,破敌二十万,杀李定国长子和妻眷,如此大功,足以抵过。这次中了贼人埋伏,不幸殉国,理应嘉奖抚慰才对!朕已经下旨,追封卓布泰为忠义公,子孙世袭。”
鳌拜叩拜道:“陛下鸿恩浩荡,鳌拜唯有为大清鞠躬尽瘁才能报答陛下的大恩大德。”
顺治欣慰笑道:“有了鳌少保这句话,朕心甚慰。鳌少保,诸位爱卿中,就你对战事最为熟悉,你先来说说,这贼人李定国来势汹汹,该当如何应对?”
本来索尼位在鳌拜之上,如果询问国事,理应先问索尼才对。
但顺治却第一个问鳌拜,意味着,在经历了磨盘山大败之后,军功赫赫的鳌拜在顺治心中的地位已经在索尼之上。
鳌拜心中大喜,沉思了一会儿,朗声道: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领兵打仗,军纪威严乃是首要。太祖太宗之时,我大清虽然兵马不过数万,但能百战百胜,皆是因为奖惩分明。
陛下仁慈爱民,虽是国之大幸,百姓之福,但对于行军打仗却是无益。微臣恳请陛下重肃太祖太宗之时的铁血军纪。“
“鳌少保言之有理,“顺治微微颔首,淡淡道:”说来也巧,罗平郡王的奏折里也提到了军纪,所言和鳌少保相差无厘。“
说着从衣袖中取出另一份奏折,递到了鳌拜手中。
鳌拜伸手接过,见奏折中的文字笔迹并不工整,歪歪斜斜,显然是罗平郡王的真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