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若云推荐了一个令朱慈煊无法拒绝的地方:广州城百里外的新会县城!
新会虽然只是一个不足十万人的小县城,但在战略上具有重要位置,被称为广州的咽喉。欲取广州,必取新会!
永历八年,李定国曾经领兵十万围攻新会,本可一举破城,无奈疾病缠身,兼之犯了‘妇人之仁’的毛病,功败垂成。自此以后,新会县城一战成名,满清顺治皇帝亲自赐下碑文,褒奖新会殉难的百姓,参与新会之战的许多幸存者一跃成了乡绅名流、达官贵人。
由于新会之战中为大清殉难者多大数万人,新会百姓唯恐冤魂不散,因此每隔三年都会邀请各方高僧前去‘新会’做法,超度亡灵。
朱慈煊听了金若云对新会的介绍,当即应承下来。对他来说,前往新会有两大好处:
一来,自己可与各方高僧谈论佛法,以佐证自己的言行;
二来,自己也想瞧瞧,这座让自己恩师李定国二度折戟的小县城到底有何独特之处?他日如果自己领兵,应该如何跨过这道高高的栅栏!
第二日,金若云要派人护送,被朱慈煊婉言谢绝。他的理由非常充分;慈木当效仿昔日唐玄奘,历经磨难,方能取得真经。
金若云一听更加佩服,当即赠送了他们两匹快马。
策马前往速度快了许多,朱慈煊和胡一清在落日之前便赶到新会城下。
他们在城墙外百步处勒住马缰,停下马步;抬头望向新会城墙,只见城墙又高又厚,从城外的濠沟算起高达五六米米,瞧着似乎是黄泥和沙土夯打而成,城墙绵延长达数里,与相连的山丘将整个新会城护得严严实实,而城墙上每隔百步都有一个垛口和炮台,心中暗暗惊叹:“怪不得老师两度围攻都是无功而返,这新会城的确是广东疆域少有的坚城。”
慨叹刚完,还没有来得及下马,便有新会一位姓陈的乡绅过来朝他们作揖:“高僧降临新会,有失远迎,快快请进。”
朱慈煊和胡一清被请下了马,被这乡绅引到城中一个宽阔的草坪上,见上面已经站了许多和尚。这些和尚口中念念有词,手上拿着法器,游走四周,显然正在举行盛大的超度法会。
“高僧,今日法会已快结束,请高僧休憩一晚,明日请高僧登坛设法,为我新会战死的数万百姓超脱做法。”
朱慈煊合十道:“一切但凭施主安排。”他驻足观望了一刻钟,高僧们渐渐回到原位,超度法会告一段落。
不久,姓陈的乡绅开始安排朱慈煊和胡一清的住宿。不料一问之下,发现僧人大师实在太多,什么客栈,驿站都已经爆满;就连达官贵人的厢房也没有空着。
姓陈的乡绅只好将朱慈煊和胡一清领到一个捕头面前,笑道:“林捕快,陈大人说了,你们家里都是汉子,没有女眷,这两位大师就住在你们家了。”
“这事陈大人已经跟我说了,”这姓林的捕头也不正眼瞧这乡绅,带着嘲讽语气道:“陈三,你如今可是老爷了,这跑腿的事还是交给下人办得好。”
“不敢,不敢,”姓陈的乡绅表情尴尬,悻悻而去。
朱慈煊听得莫名其妙,寻思:“看来这姓林的捕头不喜欢和尚。”
但令他惊讶的是,这捕头对他们态度很是亲切,甚至于眼神里流出哀求的样子。
他和胡一清跟随着林捕头到了他家,见他们家果然只有两个男子,没有女眷。除了林捕头,还有他的儿子,叫林小路,不过十六七岁,尚未娶妻,正在私塾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