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南明最后一位太子 > 第391章 与张老道共谋收复安南之策

第391章 与张老道共谋收复安南之策(2 / 2)

 推荐阅读: 我家小孩儿是邪尊 这个屋里 诸天豪商 宠妃无度:冷帝你有种 霸妃吃天下 我的大招来自诸天万界 篮球风云榜之挑战最强 穿书女配有点怂 七零之悍妇当家 魔君你又失忆了
最新网址:hbcjlp.com

“中南半岛诸国虽与华夏云贵毗邻,但皆被崇山峻岭所挡,难以用兵;一旦发生叛乱,远水难救近火,唯有安南,只需大明拥有强大水师,依仗水师之利,数旬之内即可集结大军,兵临城下。”

“殿下见识深邃,老道佩服,”张老道点了点头,疑惑问道:“殿下欲图大业,想取安南为己所用,难道并非本意?”

“慈煊欲取安南,本意自是为了自己,”朱慈煊并没有否认对方的话,继而又悠悠说道:

“慈煊以为,未来数百年,这天下将是海洋的世界,谁能控制海洋的航道,谁将拥有财富,才能领跑世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朱慈煊从李定国的言谈中了解到这个张老道见识颇远,似乎已经意识到中南半岛在未来大航海时代的巨大作用,所以言辞颇为激进。

他指着地图上缅地的海港仰光,荷兰人控制的马六甲海峡,暹罗的曼谷,安南的岘港,凛然道:”中南半岛自古就是大明的领土,如今亦是大明的属国,只要我大明彻底收复安南,便足以威慑整个中南半岛,将所有港口尽数收入囊中,到时候不论是荷兰人还是西班牙人,英国人都得瞧我们的眼色。“

说到这里,指着缅地海港仰光,往西而去,悠悠道:“再往西便是印度洋,而穿过印度洋就是非洲和美洲,那里到处都是金矿和银矿,据说世上九成的金子和银子都来自那里;可惜如今是欧罗巴洲的天下;但是若是我大明运筹得当,也总能分到一杯羹。”

“殿下刚才所说,比老道想得还要长远;怪不得神武如晋王也愿意屈尊为殿下效命。”

张老道神色又惊又喜,朝朱慈煊长揖道:“贫道张明远,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有张真人相助,慈煊心愿可成矣!”

朱慈煊扶起张明远,呵呵笑道:“张真人,慈煊与兵部尚书张大人前有商议,已经有了初步的战略意向,先取南方,再取北方。”

“殿下既已得延平郡王水师,自然是先取岘港,趁着阮氏和郑氏交战之际夺取顺化府,”张明远的思路与朱慈煊已经定下的战略大同小异。

“英雄所见略同,”朱慈煊拉住张明远手,哈哈大笑几声,又问道:“慈煊欲领大军速速攻取南方,张真人可有妙计?”

“殿下手握雄兵又有名将猛将相助,速取南方并非难事,”张明远微微笑道。

“攻破顺化不难,但慈煊想永久收服南方,该当如何?”朱慈煊道出了自己的心思。

“南方百姓有百万之多,且多为山地,若想快速以武力降服,恐非可能,”张明远摇了摇头,轻声问道:“殿下攻破顺化,准备如何对待阮氏?”

朱慈煊听了深思起来。

要想彻底收复离心离德之地,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学习后世老美的法子,将当地土着屠戮一空。但安南南方多山地,行此法一无好处,二无时间,且与自己速攻的策略相违背。

那么留给自己的策略只有降服了。

倘若自己能降服阮氏,那只需控制岘港和顺化府即可,其它山区等不毛之地便维持现状就行了。

只是,阮氏会安心降服吗?

倘若只是虚假投降,待自己大军前脚一撤退,后脚就造反,那只能换个傀儡政权比如莫氏,甚至于大开杀戒。

想到这里,朱慈煊朝张明远作揖道:“张真人,你熟知安南封土人情,是否觉得招降阮氏可行?”

“老道以为可行,”张明远深深一揖回礼,信誓旦旦回应。

“请真人指教,”朱慈煊激动道。

张明远回礼道:“老道以为招降阮氏可行,原因有二。

其一,安南南方百姓不似北方,他们出身山野,并未受到黎氏恩泽,因故对黎氏并无感情;若是阮氏归顺大明,南方百姓当不会排斥;

其二,阮氏被郑氏所逼离开升龙,不得不远走南方;他在南方没有根基,为了笼络南方士子之心,借大明儒学,广授孔孟之道,并以儒学经典开科举。是以南方士子平日交流都为汉文,并以此为荣。若是阮氏归顺大明正统,这些士子不仅不会生出排斥之念,反而会心向往之。

倘如殿下能重视他们,将他们吸纳入殿下詹事府,这些南方士子必定会效犬马之劳。”

张志远说到这里,坐下喝了杯茶,润了润嗓子。

“慈煊听了张真人高论,颇有醍醐灌顶之感。”

朱慈煊朝张志远深深一揖,起身笑道:“听真人适才所言,安南南方的百姓不排斥大明,士子们也不排斥大明,那么阮氏对大明态度如何?”

“阮氏,唯利是图的枭雄而已,他本不过是黎氏的一个臣子,凭什么排斥向大明称臣?”张志远哼了一声,挥手比了个斩首的动作,冷笑道:

“他就好比一头狼,心里就算再排斥大明,只要殿下的力量足够强大,让他别无选择,他就只能成为陛下忠诚的猎狗;时间久了,以殿下的王霸之术,自然能将他变为一头乖乖的家狗。”

“敢问张真人,如何令阮氏别无选择?”朱慈煊心中一惊有了大概的应对之策;但作为领导,他必须听取所有下属的意见,然后再作定论。

如此,一方面可以降低自己的错误率和片面性;另一方面也显得自己这个领导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首先,殿下应择机击溃阮氏的主力,使阮氏对殿下产生敬畏之心;”

张志远又喝了一口茶,缓缓解释:

“大明自十八年前京城沦陷,一路溃败,九州之地仅存其一,如今只能偏居于西南边陲;虽有晋王在磨盘山扭转乾坤,但威名也仅仅局限于晋王一人。

殿下今领二万精兵入安南,在阮氏看来,不过是冒失狂妄之举;甚至他们以为,殿下你,亦不过是晋王随手可弃的一枚棋子;所谓让殿下出兵安南不过想支走殿下、挡住他人闲话的举动罢了。”

朱慈煊听了前半句连连点头,但听到后面半句有点住不住了,凛然道:“晋王忠心天地可鉴,那些闲言碎语之人定是小人无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