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饭桌上简单寒酸的饭菜,孙大壮脑海里浮现出大年三十晚上,刘素玲给自己家里送白面,和今天上午范祥照拿家里的小米儿,给社员们熬粥喝的情景来。
“大壮,我们家都吃饱了。你快着把小米粥端的家走一家子人吃去吧。”范祥照站在孙大壮的身旁,急切的声音打断了孙大壮的沉思。
“是呀,大壮兄弟你们家人口多,大叔叔还常年有病在炕上躺着。你们家比我们家困难,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你就快着把小米粥,端的家走,一家子人吃去吧。”刘素玲在旁边也随着说道。
孙大壮心里阵阵发酸,或许是感动,或许是敬佩。他缓缓的抬起头来:“祥照哥、嫂子,我们家困难,还有棒子面的饼子就卤萝卜条吃,有小米粥喝哪。可是你,你们家就吃山药面的饼子,喝能照见人的稀饭,用疙瘩马泡当菜吃哪。”
孙大壮说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了,鼻子一酸哽咽了一声,就流下了两行眼泪儿,转身朝院门匆匆的走去。
七月十六日,是杜柳村各生产小分队,向国家粮库里交公粮的日子。
五队的十几个男女社员儿,在副队长杨江波的带领下,中午也没有休息。趁着艳阳高照把要交公粮的麦粒晒干,扬的干干净净,连个土星都没有。
杨江波站在麦粒的码道前,对身边的老万说道:“老万你看看这三码道麦粒儿,得有多少斤麦子呀?”
老万围着麦粒码道转了一圈看了看,回到杨江波身旁:“依我看哪,这三个码道至少也得有两千五、六百斤的麦粒吧。”
杨江波面露喜色:“好哇,今年咱们五队交公粮的,任务是一千三百斤。就这三个码道还得剩下一半的麦子哪。粮库里我估摸着,还得有三、四千斤麦子,社员们今年都有白面吃了。”
孙大壮:“江波哥,今年麦子大丰收,我们向国家得多交点公粮吧。”
杨江波:“今年公社里有规定,各村的各生产小分队,只要把交公粮的任务数完成了就行,不许多交公粮了,国家要前保证社员群众们的口粮。”
老万:“国家越是想着咱社员老百姓,咱们就得越应该体谅国家的困难。要叫我说呀,咱队里应该向国家多交点公粮,给国家解决点困难。”
铁柱:“对,咱想个招也得给国家多交点公粮。”
杨江波:“好,既然大家都这么想,等后晌我跟祥照哥,就去找村党支部,叫兵全叔上公社里去请求一下公社党委,争取叫咱队今年多交点公粮。”杨江波说完,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人们:“现在咱们就抓紧时间灌麦子吧。”
“好嘞。”李真钢愉快地答应了一声,拿起簸箕在码道根下,收了一簸箕麦粒准备往口袋里灌。
老万急忙上前拦住:“哎哎,真钢你别灌码道根的麦粒啊,交公粮咱得拣着好麦粒交。”
李真钢端着簸萁停住了问道:“哪的麦粒好哇?”
老万:“码道尖上的麦粒好呗,咱前挤着码道尖上的麦粒灌。”
李真钢皱起眉头子,眨巴着眼看着老万,一时没有说话。
老万看着李真钢不解的神情,解释道:“码道尖上的麦子粒壮的满,麦粒沉出的面就多,你不知道哇?哦,你还是个小孩哪,也不怨你不知道这个事儿。”
李真钢把簸箕里的麦子,又倒在了码道上,撇了一下嘴,不服的说道:“你少说点要饭的话吧,你就告上我码道尖上的麦粒为什么粒满、粒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