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军队并没有因为高翔被弹劾而停止进攻。
三路大军的进攻方向十分明显,就是要合围北京。
第一路越过外长城,由怀安,攻宣化,妄图经怀平,拿下居庸关,直击京城。
第二路由阳和口攻入长城,经阳高、阳原,向东经由美峪所攻击京城。
第三路由拒门堡一路南下,经大同府、太原府、再向东由真定府攻入京城。
高翔虽然因弹劾,在家清闲。但蒙古联军的消息还是源源不断地传到祥云伯府。
第二路和第三路蒙古大军各有五万兵马。他们的进攻都需经过九边之一的大同的防区。
大同各卫所在英国公张维贤、祥云伯高翔的严格训练下,战斗力较以前提高了很多。但是由于敌军众多,大同各卫所渐渐不支,纷纷败下阵来。两路蒙古大军按照原计划稳步向前推进。
朝廷经过反复商议,决定由英国公张维贤、成国公朱应槐分率五军营各一半,前往大同迎敌。局势稍微有所缓解。
蒙古第一路大军有八万多人,由巴鲁亲自率领,突破外长城,向宣府镇推进,经过几日激战,蒙古兵势如破竹,接连攻下宣府、延庆等地,逼近居庸关脚下。朝廷紧急派定国公徐希率领神枢营增援居庸关。
丁尧听到这些消息后,请教高翔,对当前双方三路大军的形势怎么看?
高翔边看地图,边思考,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后,说道:“这三路大军的指挥官,我只对英国公张维贤比较熟悉。他应对的是蒙古第二路大军,我觉得即使不能取胜,稳住形势是绝对没有问题。
蒙古第三路大军是大纵深,迂回战斗。成国公只需诱敌深入,层层抵抗,逐步消耗蒙古联军的有生力量,就可制胜。但是不知他是否会采取这个策略。
至于第一路大军,是由巴鲁亲自率领。是三路大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定国公徐希的军事才能不敢苟同。这也是我对蒙古联军第一路大军十分忧虑的原因。”
丁尧笑着说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伯爷。既然那帮文臣看咱们不顺眼,那么咱们就没有必要为他们操心了。我们只需许愿,希望大明取得胜利即可。”
高翔可没有丁尧那样的闲情逸致。他吩咐道:“高勇。从今日起,将家丁集合起来,每日训练一到两个时辰。虽然咱们不在祥云卫当差了。但是,咱们不能自暴自弃。”
祥云伯府趋于一种平静。这种平静,既有高翔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圈子的良好作风,也有人走茶凉的原因。
对此,高翔也是毫不在意。每日不是在府内看书,就是到京城内闲逛,了解百姓的生活情况、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山西方面,蒙古的两路大军与朝廷派去的大军逐渐转为僵持状态。形势趋向于缓和。
而巴鲁所率领的第一路大军,在久攻不下居庸关之后,竟然选择了撤退。
居庸关守将看着收拾行囊,准备撤退的蒙古军队。急忙向定国公徐希进行汇报。
此时,徐希正与诸位神枢营将领研究下一步军事计划,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