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在高翔的教导之下,成长的非常快。
高翔教给朱常洛的都是在实用之学。都是能够在将来当上皇帝之后,切实可用的知识、手段。
朱常洛自卑、懦弱的性格,也在高翔的鼓励下,得到了改善。
两个人在不断地接触当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高翔是一个心有大我的热血青年。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为国为民着想。
这也深深感染了朱常洛。
这一日,高翔照例到东宫去见太子,可是在半路上却被两个太监给拦住了。
其中一个太监说道:“奉皇上的旨意,请祥云伯前去议事。”
高翔说道:“太子那边,可否容我前去告个假?”
这名太监一听,皱了皱眉,转身吩咐另一名太监前往东宫为高翔告假。
高翔就跟着这名太监面圣。
见到万历皇帝之后,高翔才知道,东南的倭寇又呈现出泛滥之势。沿海百姓苦不堪言。江南的卫所处于糜烂状态,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
相反,各地自发组织起来的民团,有时候竟能击溃倭寇。
这让万历皇帝非常生气。此时,正是抗击倭寇的时候,处罚将领只能是适得其反。
北方刚刚经历蒙古联军的进攻,九边尚处于休养生息,补充兵员的时期。
内阁和诸位大臣研究来,研究去,丝毫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英国公张维贤最后建议,由高翔率领祥云卫赴东南剿灭倭寇。
但是内阁次辅李廷机,还是叶向高,都觉得仅凭祥云卫这点人,根本无法剿灭倭寇。
毕竟,江南沿海海岸线有几千里长,倭寇登陆的时间、地点根本无法提前预知,再加上沿海百姓中有一些汉奸为其通风报信。当你赶到时,倭寇早已逃之夭夭。因此,剿灭倭寇就如同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样。
万历皇帝也知道李廷机和叶向高说的都是事情。但是事情终须要解决。
这时,万历皇帝不由地想起了戚继光。这位抗倭英雄曾经将倭寇打得落花流水,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使东南沿海恢复到往日的平静。
可是,这位抗倭英雄已然去世。想到这里,万历皇帝说道:“朕听闻戚继光调往蓟州时,曾经将一部分戚家军留在了浙江呀。可否用戚家军继续抗击倭寇呀。”
兵部尚书田乐上前说道:“启禀皇上。当年朝鲜之役,浙江的戚家军就曾参加。当时,在朝鲜期间,戚家军也死伤了很多人。再加上兵员更替,训练跟不上,战斗力已大不如前了。”
万历皇帝听了,感慨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呀。戚继光不在了。李如松也不在了。要是他二人有一人还在的话,何愁破不了倭寇。”
众人听了都露出了羞愧之色。不能为皇上分忧,还算什么臣子呀。
田乐说道:“皇上。祥云伯向来足智多谋,在历次战斗中,都能出其不意,屡立奇功。不如让其前来,听听他有什么好的办法。或许他真能解决这次倭寇之乱呢?”
万历皇帝一听,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这才让太监前去召高翔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