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氏的离开正好给了邹氏借口。她在冯老爷面前污蔑石氏红杏出墙,怀了他人骨肉,所以才离家出走,导致冯老爷急怒攻心,卧病不起。邹氏正好趁机把持了冯家。她还想对石氏赶尽杀绝,幸而石氏得知冯老爷病重便赶紧离开了南京,在别处独自生下女儿碧云,并将她抚养长大。
冯老爷去世之时,石氏曾带女儿回来奔丧,却被邹氏扫地出门。自然地,冯碧云也不被家族承认,入不了族谱,本应属于她的“六小姐”名分,早已归于邹氏的女儿了。
原来,当年石氏离开不久,邹氏也发现自己有孕。她于次年同样生下了一位小姐,即现在的冯六小姐冯云秋。这两个年纪相仿的女孩子,本来都应该是冯府宅院里的千金小姐,像对两生花似的一块长大。可是,她们却因着母亲的不同,人生际遇大相径庭。
冯云秋从小被保护得极好,受到的都是正宗的闺秀教育,所以温文尔雅、娴静婉约。后来又上了外国人开设的教会学校,英文和钢琴学得尤其出色。她姿容隽美、大方得体,是金陵城里最受人追捧的名媛淑女。
而年纪稍长几月的冯碧云,和花朵一样的妹妹云秋比起来却像是野草般卑微而强韧。母亲石氏独自抚养她长大,那日子之艰辛可想而知,所以冯碧云从小就摒弃了女孩子的娇弱,很早就能独当一面。对于冯家,她自然是恨之入骨。冯家不认她,她亦不认冯家,并且发誓一定要报复邹氏。
冯碧云十分工于心计,擅于利用自己的优势达到目的。十五岁时,她便看中了地主家的少爷——秀才田海欧,哄得他和自己私定终身。后来,两人带着母亲石氏远走广州,参加了革命。
不顾家中反对娶冯碧云为妻,这大概是田海欧此生做过最果决的一件事情了。不过,这件事对他来说也可算得一生最大之幸事。因为,他其实是个性格较为软弱的书生,很多重大事情上他都是听从冯碧云的建议,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可以说,没有冯碧云就只有“秀才田海欧”或者“地主田海欧”,而不可能有“行政院院长田海欧”。
他们夫妻二人和夏怀甫一样,自广州一路追随孙先生,在执政党中威信极高。孙先生去世之后,正是在冯碧云的撺掇下,田海欧掀起了同夏怀甫的党争之战,组建武汉政府,与南京方面分庭抗礼。但最终,钱斯年的临阵倒戈使武汉政府失势,田海欧被迫同意和夏怀甫合作,两政府合流,夏怀甫担任总统,他本人出任行政院院长。
可想而知,因为那次党争之战,田海欧和冯碧云夫妻二人是记恨钱斯年的。之前在火车上欲劫杀钱斯年的人,一定是他们派来的。
可是,政客毕竟是政客,无论私底下厮杀得多么不择手段、阴暗血腥,表面上仍然能够装出一副革命同志的亲密劲儿来。谁能想到,在晚宴上敬钱斯年酒最多的,竟也是这位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