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方菡娘她们要走的稍远一些。
那边,据说受灾更厉害。
方明淮阮芷萱都是头一次去,方芝娘给他们大致说了下注意事项。
其实施衣施粮这事,也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有一点,那就是要狠下心肠,有些灾民会苦苦哀求再多给一些,情状十分可怜。
方芝娘昨天跟着方菡娘时就遇到了不少这样的情况。
真真是要狠下心肠了。
你若多给了他一人,那旁人看了会怎么想?
会不会也跟着有样学样?
那这样的话,怕是三车物资都救济不了一个村子。
今天他们的车队更为浩大,光棉衣就有三车,据说是不少绣娘彻夜做的。
另外粮食跟木炭也准备了不少车。
今天的粮食,不仅仅有窝窝头,方菡娘还准备了一些玉米面,跟窝窝头差不多的量。在粮食上,可以选窝窝头,也可以选玉米面。
当然,物资多了,他们这个车队被人冲击的可能性就越大,需要的护卫也就越多。
昨天二十人的军士小队护卫还好说,可若是军士太多,也会引起人的猜疑。
方菡娘索性直接让五十名的阮家军穿上了统一的服饰,装作镖局的镖师。
到了目的地后,方菡娘让车队停在了村口。
这是个极为穷困的小村子,村子里的青壮年劳力都去西京城里打工去了,要到临近年三十才会回来,剩下的都是一些在家里头照顾一下自家那一亩半分地的老人跟妇孺。
风雪还在下着,方菡娘撑着伞,站在小村子村口那棵已经枯死的老槐树底下,看着村里头那灰扑扑的低矮屋子,感觉像是回到了从前的方家村。
方家村里这种低矮屋子也是挺多的。
也不知道方家村现在如何了……
方菡娘的思绪一闪而过。
倒不是说她在担心方田氏他们,只是毕竟在方家村生活了那么多年,除了她那糟心的爷爷奶奶一家子,其余的村民大多还是很好相处的。
“姑娘,您回车上去吧。我去村子里通知他们来领衣领粮。”秋珠撑着伞,在方菡娘的身后劝道。
这村头地势稍高,能略略俯瞰整个村的村貌。方菡娘粗粗看了一下,这些低矮的土坯房里头,还有一些敞亮的砖瓦房,显然是村里头条件比较好的人家盖的。
方菡娘想了想,她是要给那些穷苦的百姓们施衣施粮,却也不愿意那些自己有余力的人也混在这里面不劳而获。
“走,我们去村里头的里正那儿。”方菡娘回道。
载有物资的车队还是留在了村外,没有进村里头坎坷不平的小路。
方菡娘帮方芝娘打着伞,秋珠帮方明淮打着伞,灵鹫帮阮芷萱打着伞,四个孩子带着两个丫鬟,深一脚浅一脚的进了村子。
阮芷萱翻过年去就要叫十四了,还是头一次到这种小村落里头来,这里对她而言处处都是新鲜。
但她也知道,她们现在是出来做正事的,没有时间让她处处好奇,她尽管对这里头好奇的很,却也努力跟上前头方菡娘的脚步,没有掉队。
方菡娘敲了敲一户人家的门。
“奶奶,有人敲门!”里头传来小孩子的稚嫩的喊声。
“谁啊?”里头过了半晌,才出来个走路颤巍巍的,穿着打了不少补丁的老奶奶。
老人家只开了半道门,初初还有些警惕,待她看清来人是怎么样漂亮精致的一行人后,有些愣了。
眼前这行人明显不是他们村里头的,一看就是外头那些大户人家的女眷。
老人家昏浊的双眼里满满都是诧异,看着方菡娘她们:“贵人有啥事呦?”说着,耳朵微微侧向
方菡娘对于这样年龄的老人家,向来是很是尊敬的,看这老人的模样,大概是有些耳聋。她微微有些提高了声音:“老人家,请问您知道里正家怎么走吗?”
老人家呆了呆:“什么正?”
方菡娘只得又大声重复了一遍:“里正。”
那老人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她左右看了看,见邻里四舍都没有人出来,这才絮絮叨叨道:“贵人是找我们村的里正的?……里正早就靠着他儿子搬去县里头了,我们这穷庄子,一穷二白的,人家里正才不愿意在这儿住呦。”
方菡娘微微吃了一惊。
眼下大荣的规定是每个庄子都必须有里正一名,有上级官府指定。这村子的里正竟然搬去了县里头,往大里说可以说是渎职了。
但是谁有那个心思去告一个小小村子里正的渎职呢?
也因此,这个村子的里正几乎是肆无忌惮的搬去了县城,只隔上好长一段时间,才意思意思的来这村子里走一遭,算是走个过场。
方菡娘还本想从里正那了解下村子的状况,这下看来,倒是白费一场了。
方菡娘想了想,问了下那老人家:“老人家,你们村子,少粮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