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下朝后,偌大的未央宫金銮殿只余刘协、周临与罗孤一君二臣,年少的帝王显然是对这两位新秀有所嘱托。见刘协的眼神犹豫不决,周临开口说道:“不知陛下留下臣等,是否想要解救蔡大人?”
“不仅是解救蔡大人,还要解救朕?”顺着周临的话语,刘协的眼中冒出一丝希望的火光,他说道:“朕本以为董卓死了,朕就是自由的,就是至高无上的,就是毋庸置疑的四海之主。但王允告诉朕,朕错了。他的野心不亚于董卓,权势亦与日俱增。董卓倒下了,又冒出一个王允,朕对付不了他们,还是要靠忠心大汉的股肱之臣,来替朕平贼。”
令周临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与罗孤昨夜才敲定扳倒王允的战略,竟与汉帝刘协不谋而合。小皇帝虽手无实权,但在朝堂之上,亦能助力八分。可罗孤却不这样想,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反问道:“可陛下何以认为,臣与阿临便是您口中陪忠心大汉的股肱之臣?若我等与王允同样野心勃勃,做了第三、第四个董卓,您又该当如何?”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做好的决定,不会轻易动摇!”面对罗孤的笑问,刘协即便额角冷汗不止,声音颤抖,但还是斩钉截铁地说道:“朕以为,能够远从济北和汉中潜入西都诛杀汉贼的人,绝不会是野心家这样简单!”
“即便真的是,也不过是做回傀儡而已,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如此!与其这样接受任人摆布的命运,倒不如放手一搏,将身家『性』命和河山社稷都押在朕眼前这两人身上试试!”
用颤抖而不容置疑的声音说完自己在朝堂上憋了许久的真心话来后,刘协像是虚脱了似得,瘫坐在龙椅上,等待着两人的答案。而罗孤听罢却放声大笑起来,一边狂笑一边说道:“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当真有趣,臣似乎在陛下身上,见证了本以为再无希望重燃的火苗。”
“行了,大哥,你就别调侃陛下了,做臣子就摆出一副做臣子的样子!”在听完刘协的话后,周临不得不承认自己被深深震撼住。那一瞬间刘协似乎无意间释放了极具魅力的帝气,非是威慑,而是吸引,吸引他不由自主地想要见证那个刘协眼中的未来。周临单膝跪下,将一拳按在金銮殿光可鉴人的地板上,说道:“臣周临,亦将身家『性』命托付陛下,与陛下共同中兴大汉江山,誓死效忠。”
见弟弟如此热血上头地跪地效忠,罗孤也只有跟着单膝跪地,说道:“既然如此,就让臣且追随陛下。这股微弱火苗,究竟能否永续汉室社稷,臣拭目以待。”
两位诛董功臣这般爽快诚恳地宣誓为自己效忠,刘协眼里充满了感动与激情,他顺势问道:“那周卿罗卿,你们可有对抗王允的良策?”
“略有一二,陛下且听臣说。”在来到朝堂之前,周临与罗孤也早就想好对付王允的计策,此时意外得到皇帝的支持,自然知无不言,周临说道:“董卓曾经所有的,也不过权势与兵力。论权势,如今朝堂群臣多半依附王允,但他的党羽尚未形成。也就是说这满朝文武,或威『逼』或利诱,皆有拉拢的可能,将他们掌控在手,王允就输了一半。而论兵力,我与大哥的兵力比之西凉兵不遑多让,但远水毕竟解不了近渴。只是西凉兵如今有一半留驻长安附近,由吕布统领。我们不妨从远在西凉的李傕郭汜下手,他们刚刚丧主,所求不多,也只是一条活路而已。我们给他这一条活路,让他们感恩戴德,在兵力上,也能够和王允抗衡。”
“内外兼备,攻守制宜,以蔡大人此案为契机,一举扳倒王允,救出蔡大人!”
这本是周临与罗孤两人之力抗衡王允的计策,如今告知刘协,也是想要借助他的力量,共抗权臣。周临最初只想救出蔡邕,罗孤最初也只想夺取权位,但现在他们起了效忠刘协的心思,便一发不可收拾。
刘协毕竟不是傻子,周临的方略是否可行,他一听便知。从权势到兵力一举抽空王允,这是刘协求之不得的结果,他眼中的光芒更甚,又问道:“那周卿罗卿,这两线计策,需要朕做些什么?”
“陛下不必做太多,力所能及便好。”弟弟将自己的计策倾囊相授,罗孤也只好补充说道:“若朝堂局势倾向王允,陛下便终止此议。若朝堂局势倾向我等,还望陛下乘胜追击,绝不放过。”
“好,好,两位爱卿所谋划,朕必全力相助。”事情已然谈妥,周临罗孤久留亦是不便,刘协说道:“卿等回去好生施行,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告别了汉帝刘协,周临罗孤离开金銮殿,并肩走在未央宫的大道上。在皇宫门前,周临如是问道:“大哥,你是真心要辅汉,而非篡汉?”
“呵,被你『逼』得而已,恰好我也一时兴起,便助他一阵。”信步而行的罗孤淡然地『摸』了『摸』周临的脑袋,说道:“就算扳倒王允后不想再辅佐那小皇帝,也无非是回我的汉中做回诸侯,不至于和你的目的冲突。”
“嘿嘿,难得你的一时兴起,与我不谋而合。”周临笑着将罗孤按在自己脑袋上的大手移开,说道:“大哥,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你能和我站在一边。义父半生汉臣,嘴里不说,心中总归是向着大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