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临讪笑道,“那倒也是,不过,小侄还是有些心慌。”
“没出息!”
梅长青扭头白了他一眼,嘴上如此说,实际自己心里也有些没底。
没等一会儿,一群衙役便举着明亮的火把开路,管考的官吏们到了。院试名单是扬州府根据早前郡府报上的名单来拟定,所以没什么身份名牌,以学子们手中郡府发放的“浮票”为依据。(ps:浮票:古代科举的准考证。)由于参考人数过多,衙吏需要早早点名,放考生入场。
月色泛白,火把通亮,待衙役们清出一条通道,有一官吏持名单入场。场内人头攒动,却静谧无声,学子们尽数望向唱名的官吏,等待听名入场。
“当当当——”
一阵儿铜锣声后,所有人安静等待,官吏目光威严的扫了眼全场,高声道,“天授四年,扬州院试第一场,凡参考学子,听名入场,只准携带考具、餐食、遮帘,其余一律不准带入场内,凡私藏夹带者,依律惩处——”
中年官吏宣读完考试规则,接着便开始念名入场。
“天字一号考舍,钱塘学子,梅长青——”
“天字二号考舍,杨州学子——”
“天字三号——”
“我?”
梅长青微愣,一旁的沈临也有些发懵,童子三试不同于乡试、会试,名单座次是由扬州官学官吏主持,一般座次也通常由这些人安排,大多是学院弟子优先,就如同县试由钱塘县衙官吏拟定一样,相熟者优先,自己在杨州也没什么熟人,沈家的手也伸不到杨州,这是为何?
疑惑归疑惑,梅长青不敢怠慢,从燕小乙手中接过书篓,挺身上前。入口处,官吏仔细搜索他的书篓,甚至撩开他衣衫查看,一通检查后,放他入内。
五更点名,直到破晓时分,外头依旧在读名。
霞光万丈,一轮红日翻上墙头,正对着梅长青号舍,微微有些刺眼,梅长青翻了下书篓,拿出幕帘遮起,这是沈福让人给他们准备的,为的就是防光、防晒。
“当当当——”
三次几声铜锣声后,有吏高呼“开考”,几名考官依次开始发放考卷。
梅长青拿到考卷,简单翻开了下,跟县试,府试一样,第一场考的诗赋,算是梅长青最拿手的一场了。
如同之前一样,梅长青依旧早“抄”了一诗,午“抄”了一赋,待日落时分,一脸轻松的爬在那儿等待交卷。收卷前,梅长青正打瞌睡,感觉身前一暗,抬头间,差点叫出声来,巡考的官吏竟然就是送他纸扇的王先生。
王先生冲他微笑点头,随手抄起他的答卷审视起来。
“好字”,这是王先生对答卷的第一视觉感觉,字迹娟秀,比之那日写给自己的《白羽扇》还要好些,看来是此子写诗时十分用心。他却并不知道,这只是梅长青是怕抄完诗后无聊,故意一笔一划,也算得上是练字。
待看清诗赋内容,王先生手指微抖,连带他手里的答卷也是一阵儿晃动,激动之余,内心忍不住感慨道,“好诗!好赋!此子,莫不真是文曲星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