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慈爱地笑着道:“我的小祖宗,给你剥别的。”
王世升埋怨完。对王舂道:“爷爷,我在准备第二场呢?”
王舂问道:“那昨日府试第一场考得如何?”
王世升拿过剥好的水煮蛋,自信满满地答道:“爷爷你放心,明日发案,孙儿定是案首。”
大伯大娘听了都是点点头,对自己儿子一副很有期望的样子。
三叔。三婶听了都是捧腹偷笑,王世升去年参加府试,也是如此自信满满,但是第一场考完就出圈了,连前五百名都没有入的,更不用说最后录取的一百名了。
王世升哼地一声道:“三叔,三娘,你们别不信,两年前县试你们也不信,但结果呢?啧啧,我一举登第,金榜提名,打了不知多少人的脸,当时整个省城的读书人都轰动了。”
三叔三婶一并在心底补充到‘是啊,县试第九十五名,轰动了整个省城’。
王世升得意地道:“连县尊老爷都赞我是吴下阿蒙!你可知谁是吴下阿蒙,就是本朝开国大将吴蒙,有一句‘刮目相待’成语说得就是他。”
众人都是道,是啊,是啊,县尊老爷当时明明说,你县试考了五六趟,本官都被你锲而不舍的诚意感动了,你就是吴下阿蒙,也该有令人刮目相看的一日吧。这吴下阿蒙说的是,你原来就是什么都不懂的意思。
“是。是。”众人都知王世升说不得,绝对不能忠言逆耳。
反正王世升县试中第的话题,两年来吃饭间王元和大娘王世升三人总要是拿出来长篇大论一番,大家都习惯了。他们那谈话时飞出的唾沫星子,可以把满桌的菜都点缀过一遍。去年王世升府试落第后,这才消停了些,不过王元和大娘仍是一副对王世升很有信心的样子。
王元欣然道:“吾儿果真又有长进,这一次府试再第,令人再刮目相看。好儿子,咱们一起争气。”
大娘则是一脸心痛地道:“那是,这几日升儿可没少读书,多吃点菜,你看看读书都读瘦了,这要下多大毅力,吃多大的苦啊。”
众人看王世升养尊处优的样子,一并摇头,这哪里是瘦了,家里吃得最好的,就是他了。
王舂亦是道:“世升,争气就好,话说想想看鸣泽赴京一年多了,这一科早是考完了,此去京师有万里之遥,也不知他吃得好不好,睡得踏实不踏实,真是叫我挂心。”
听王舂这么说,一旁王彪倒是垂下头,自己家能有现在光景,属实和姜桓出谋划策分不开,及时在姜桓建议下忍痛将刚刚红火的辣椒上交给官府,换来官商身份,加上借用姜桓“蜀地公子”名头,王家已然转为书香世家,数支分家都出了好几个读书的。
王元道:“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鸣泽怕已是金榜题名了呢。”
王世升道:“我看倒是悬,进士哪里有那么好中的,王崇......姜桓又这么年轻,不过嘛,姜桓倒是解元,我看取个三甲倒是可以的,至于二甲,庶吉士,三鼎甲就不要想了。”
听王世升这么说,大伯大娘,三叔三婶都是露出刮目相看的神情。
“嗯,我们家世升长进了。”王彪是不懂这些,但是觉得既然能说的头头是道,就说明起码读书还是大有裨益。
“也不知回个信,成了婚都没个长辈在身边......”唯有王舂满腹遗憾,没能给孙儿做长辈。
下面几位都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劝说王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