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已经没有扶持的必要了。
既是如此,那不如反了吧!
荀宁已经彻底看清了大宋的真正面孔,压制武人是它的根本国策,因而赵顼在做各种决策的时候,面对荀宁,他都是既用之又防之的态度。
如果荀宁只是寻常武人,那也就罢了,他请缨作战建功立业的事情,也许会得到赵顼的批准。关键的问题在于,荀宁不光武艺高强,文采还好。
这一点就会让赵顼有点忌惮了。
如果让荀宁真的借助这几个机会,建立了功勋,那么功高震主,将来无人牵制荀宁,必然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产生。
说得更为直白一点,那就是赵顼害怕荀宁会像赵匡胤那般,武力发动政变,从而威胁到他的地位。
荀宁精神有些恍惚的回到了家中书房里,此前苏瑜曾经说过,赵顼并不信任他,现在荀宁算是彻底感受到了。
“可怜我忠心耿耿的为国为民,没想到今日竟然会有这般的待遇。”
荀宁心中愤恨,他心中已经有了计划——是时候想办法将这一支私军带走了。
这一日过后,荀宁待在荀家府中,连续五日,都没有出去。
即便是朝议,荀宁都上书称病留在了家中而不去。直至九月十五日,荀宁方才走出了家门,不过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进宫,而是去了城外的校场,和温如玉一道训练大宋镇抚司的成员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眨眼间,就到了年底。
汴梁城又下雪了,白雪覆盖在了屋顶上,从城墙上望过去,整座汴梁城就像是笼罩在了一块白布下方。
大宋雁门关,战斗总算停歇了,梁靖捧着议和文书,赶在过年前回到了汴梁城,一时之间,街头巷尾,对于此事议论纷纷。
“唉,原本还以为不用再给辽国交岁贡了,没想到的是,事情翻转,明年要交的更多了。岁币五十万,绢五十万匹,哪怕是榨干大宋国库,也掏不出这些东西来啊!”
“狗官梁靖,大宋这回丢人丢大发了。幸亏雁门关守住了,要不然大宋就惨了。”
“可惜的是,种诂身中三箭,种师和战死!想那种师和乃是雁门关的一员虎将,如今战死沙场,换来的不是大宋的硬气,而是这股懦弱。屈辱啊!”
百姓们言谈举止之间,都是充斥着对大宋向辽国求和的耻辱感,很多人甚至是在公开场合之中唾骂梁靖。原因很简单,是梁靖代表大宋与辽国签订的议和文书。尽管这个事情,是得到了赵顼肯定的,可在百姓的眼里,梁靖才是罪魁祸首。
北边的战场守住了,南边的却是一团糟。
薛樘战死以后,王韶再次组织进攻,结局可想而知,数万大军,几乎全局覆没。广南西路一带的钦州等地,也陷入了安南的手中,其兵锋已经直指治所桂州了。
荀宁在垂拱殿一事后,就再也没有上朝过,他一心窝在了兵营里,即便是战局如此不利,他也没有开口献策过一回。
大宋不可救!该亡国就让他亡国吧!
这是荀宁的态度!
也许这个年关,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很好过的,可对于赵顼,却显得格外的凄怆。
“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