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荀宁,也已经接近四十岁了,常年的征战以及工于心计,他的样貌比之常人看上去更沧桑一点。
“如果我的寿元还有三十年,那我就用三十年的时间,让大宋成为世人瞩目的皇朝。我想,我应该能做到吧!”
“罢了,罢了!来人啊,把东西给荀相公吧!”
高滔滔起身,摆了摆手,随后长叹一声,便是有宫女手捧着托盘来到荀宁的面前。
托盘上是一方玉玺,玉玺全身是玉石雕刻的,在它的一角处,镶嵌着黄金。
“金镶玉?国玺?”
荀宁双手颤巍着从托盘中端起玉玺仔细打量了一番,他的眼神之中充满着火热,有了这方玉玺,皇位的传承,合法性就得到了证实。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荀宁当然知道眼前的国玺的珍贵之处,这是一方传国玉玺,有了它,就意味着,荀宁登基称帝,将会被世人所认可。当然,这也饱含了荀宁的责任。作为皇帝,他必须以天下为本,万民为本,事实上这也是荀宁的信念。
“臣,荀宁,接玺!”
荀宁跪了下来,双手伸出,宫女便是将托盘放在了他的手中。
“好生善待大宋子民!明日登基大典,哀家会昭告天下,皇上也会禅位于你的!”
“臣,荀宁,为大宋之崛起,愿效死命!”
荀宁再次发出坚毅的声音,高滔滔不在说话,她背对着荀宁,点了点头后,就走入了内室。
望着高滔滔进入内室的背影,荀宁跪在那里许久之后才起了身,随后他捧着传国玉玺,缓步离开了高滔滔的寝宫。
第二天,众多文武大臣齐聚垂拱殿,正在等待着禅让登基大典的到来。只要时间一到,他们就会带着赵煦前往受禅台,届时赵煦只要念出禅位诏书,为荀宁加戴皇冠,然后亲手将传国玉玺交给荀宁,荀宁就算是登基称帝了。
当然,此时此刻的荀宁,也已经驾着马车,正准备从家里往城外的受禅台赶去。
然而,当荀宁准备好要出门的时候,门外却突然窜出来一个青年将其拦了下来。那个青年模样端正,看上去也是彬彬有礼的样子。
“你是什么人,敢拦镇南王殿下的马车?”
“在下国子监学子傅文书,有一句话想问镇南王殿下。”
马车内,荀宁听到了外面的动静,他便是伸出了头,仔细打量着那名青年。青年秀气的模样却透露着一股胸怀大志的气质,在他的脸上,除却稍微的稚嫩以外,荀宁看到更多的是一种成熟。
“你想问本殿下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