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撤所有军、路,改设行省制度,以广南西路为例,设置广西行省,行省设兵马提调官一名,掌理军事;设刑律提调官一名,掌理刑事;设监察提调官一名,掌理官吏考核一事;设度支提调官一名,掌理财政与民事;设总提调官一名,督查各分支提调官,有上情下达之权,无决策之权。”
傅文书宣读圣旨到一半,旋即扫视了一番朝堂,今日的朝堂比之上一次,要安静的许多。当然,这也是因为荀宁屠灭世家的震慑作用,加之这是地方上的政治制度改革,与朝廷无关,百官们毫不关心,那也是正常的。
“按照行省制度,各提调官可设属官数名。行省之下,州城不变,但裁撤各军。自今以后,各军统帅,交由地方兵马提调官掌理。各州设立州兵马提调官一职,凡兵马调动一事,需行省兵马提调官与州兵马提调官虎符相合,方能为调兵有效……”
傅文书宣读了很多东西,这些事情,自然是荀宁想出来的。行省制度,荀宁借鉴了后世,眼下的大宋,沿用的还是神宗皇帝赵顼时期的政治制度。在建武新政第一轮改革的时候,荀宁着重改的是朝廷中枢。
在朝廷中央革新的时候,荀宁借此机会,将世家特权连根拔起。现在荀宁对地方上的政治制度进行革新,其目的就是要提高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行政效率。
当然,荀宁在借鉴行省制度的时候,并没有全盘照抄,对其进行了较大的改动。
譬如说,荀宁设计了提调官一职,这相当于是前世省级行政单位的高官一职。同时,荀宁设计了总提调官一职,这相当于是高官一职。
最为关键的是,荀宁对兵马一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组。
往常时节,大宋的兵马分为厢军、禁军等制度,更是有着乱七八糟各种机构。现在,荀宁直接将那些机构裁撤,厢军、禁军也合二为一,地方上也裁撤了原本用以养兵练兵的军镇,而是直接归于州城的州兵马提调官指挥。
当然,行省一级的兵马提调官,要想调动兵马必须有圣上的旨意,这实际上就是在限制兵马提调官的权力。换句话说,荀宁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兵马提调官因为掌握了军事大权,而起了谋逆造反的心思。
荀宁现在已经登基称帝,但是他的帝位得来的,并不是什么顺位继承,而是依靠起兵的。他跟赵匡胤一样,也害怕自己手下的武将学着自己做类似的事情。
只不过,当年赵匡胤为了限制武将,而选择了让文官统领兵马,杯酒释兵权,将将军们的兵权一一废除。以至于到了最后,大宋的兵马,兵不知将军,将军不知兵。事实上,大宋并不弱,它的军事实力一直非常强劲,问题就在于制度对武将的限制太过于死板了。
现在,荀宁就是要打破这种制度。他同样害怕武将谋逆造反,但是他有绝对不会走赵匡胤的老路。
因而,荀宁在设计兵马提调官一职的时候,给了他很大的权限,只不过,这些权限都是有前提的。
同时,荀宁还设计了监察制度,由监察提调官,来管理一个行省之内各级官吏。这相当于是变相的在监控着一个行省的兵马提调官。最为关键的是,荀宁在圣旨中还写到,赐予监察提调官密折专奏制度,一旦一个行省之内有什么异样的风吹草动,他都可以通过这个制度,直接上奏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