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
宋恒答应了一声,随即就去跟着兵士一起,处理皇宫的火灾了。
荀瑜见状,则是独自一人来到李贤尸身面前,他此刻心中有着万千的感慨。
“我父子二人,与你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你也算是我们的知己了。没想到,到头来,你是重病而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即便你降了大宋,这安南国也仍旧会是你的。”
荀瑜曾经与荀宁商议过,有关于如何处置李贤的方案。当然,这个方案针对的是李贤投降的结果。
如果李贤降了,那么荀宁将会敕封他王爵,仍旧管理整个安南国,只不过从今往后安南国之地,必须奉大宋年号,并且沿用大宋律法,且向大宋进宫。
这实际上是给了安南国之地足够多的自治权力了,然而,最终李贤在禄州城的表现,让荀宁大失所望,他最终的决定,还是要灭掉安南国。至于李贤是死是活,一切都只能等到战争结束后,才能做决定。
“你死后,安南国皇族不会遭到屠戮,百姓也不会遭到掠杀,你就放心的去吧!”
荀瑜站在李贤的尸身面前停顿了许久,随后他躬身作揖,表示对李贤的尊敬。虽然说,这几年李贤一直是自己的敌人,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可敬的对手。
用荀宁的话来说,如果没有李贤,荀瑜的战功是不可能累计起来的,他的军功也不可能获得,更不可能在军中树立起威望。
荀瑜在升龙城做的众多事情,很快就随着战报,一同传到了汴梁城。
“太子宅心仁厚,真乃是帝王之相啊!”很多臣子,在平日里,纷纷对荀瑜进行着称赞。
“太子将来若是即位了,这天下必定会出现一派仁和的景象。现在有建武新政,将来恐怕就是某个治世了!”
“现在的皇上,已经可以称之为千古一帝了,说不定往后的可能出一个比千古一帝更为厉害的皇帝。这,谁也说不准!”
“朕一向认为自己杀伐太重,害怕后世之人有人挟仇报复,现在看来,太子如此仁德,将来必定能够使得天下大治,人心归附啊!”荀宁对荀瑜的评价很高,“传旨下去,赏赐太子明黄服饰!以符合储君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