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浩到达沃野镇的第二日,边境告急的战报率先从武川镇传来,快马加鞭用武川到沃野也花了四日时间,一路上累坏了三匹马。
“启禀将军,柔然骑兵南下,屯兵驻扎在武川镇外七十里处。”
“有多少人?”
“目前尚且不知,但送先行部队来看,粮草足够五万大军停留一个月。刘将军觉得此次柔然的目标不仅仅是必然要攻下武川镇,因此一发现柔然的行踪立刻派属下日夜兼程来报。”禀报的将士正言道。
魏焘坐在议事大厅的上方,手里正握着刘邑亲笔所书的军情奏报,面目冷静得看不出一丝的情绪。良久,他终于从头到尾看完了,抬眼对着面前的将士道:
“辛苦你,你先下去休整吧”
待送信的将士离开,众人都望着魏焘等他先发话。
“将军,刘邑向来谨慎,我想这军情一定没错,柔然此次大兵压境,看来是早有预谋的。”长孙翰握着手里的剑忍不住说道。
“目前并未发现大规模的柔然骑兵,只发现了大批的粮草运送,这可不太符合柔然一贯偷袭风格。”魏焘依旧保持着一贯沉着冷静的性格,他对于自己多年的对手可以说是很了解了。
“去年一战,我们杀了柔然七万人,后来在西郊战场,柔然骑兵弹尽粮绝,被我们围困活活饿死,这还不够给他们惨痛的教训么。管他呢,既然他们还敢来,我们就叫他们有来无回。”应声而起的一名清瘦的中年汉子,这人是沃野镇守将莫俊拔,平城的世家公子,跟随着魏焘征战多年,从一个小小十夫长做到如今的四品中郎将,也是有些过人的胆略。但性子依旧有些冲动。
“柔然若真再次带领五万骑兵袭击武川,就请让末将出战。”这次出列的人是长孙翰,一年前就是他与魏焘兵分两路,开辟了东西两个战场,对东郊战场作战,长孙翰当居首功。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可以独自带领十万雄兵的大将,魏焘丝毫不怀疑这一点。
在座的多位高阶将领纷纷出列,表示愿意与长孙翰一同前去武川镇,然而魏焘始终没有回答。他把目光投向右下座位上的崔浩身上征询他的意见,崔浩缓缓起身出列。
“老臣以为,柔然自去年一战之后,内耗相当严重,去魏国且休生养息一年都未恢复到战前,柔然自然不可能比我们恢复得更快,所以”崔浩讲到此处稍微停顿,望向魏焘,两人眼神交汇,便心中了然对方的想法“所以,我以为柔然此次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可是四个月前,武川镇的镇守副将蒋旭年带着他的亲信叛逃去了柔然,他对于武川的防御可是相当了解的。若有他带队指挥,柔然岂不是如虎添翼。武川镇便会有危险了。”莫俊拔朗声道。
蒋旭年叛逃柔然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这在北境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因为他的叛逃,六镇守卫、防御都重新进行了调整,可见其影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