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新年刚结束,北境却是因为战争的阴霾而陷入人心惶惶的局面。
魏军组织二十万大军,火速攻入夏国,毫无战斗力的夏军一路溃败,黄河以北的多座城池尽数被魏国收入麾下。
消息传到四野八荒,同时朝廷下达重修长城的诏令,四处征丁,朔北十六州,所有农籍户口,凡年满16岁的男子一律需要去长城服役两年。
一时之间,百姓终日惶恐,多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远比世人想象的更加触目惊心。反战的情绪在民间蔓延,已成鼎沸之势。
而这些政策到了边城,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横征暴敛的官兵挨家挨户的搜寻。
而朝廷诏令中的那些免役政策则执行得并不好,比如年满六十的老者可免役,家里兄弟两人以上者需留一人继续侍奉父母。因为各州郡都有硬性的人数任务,有钱的人家可出五十银子免去劳役,那缺口则需要从穷人里补充,征丁的官兵一天比一天凶残、严格。
沱水镇经过两轮抓捕,许多人家已经是人去房空,边境的良田再也无人耕种,全部都荒废了下来。
这一日,一名负责在燕国边境与被抓的约突邻子弟接头的侍卫匆忙骑马跑回了瀚海草原。
“首领大人,光明等人已经得手,他们买通了夜里值守的侍卫,随时便可逃走。”这名侍卫道。
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所谓的得手一定就是他们已经顺利拿到了燕国战船的图纸,现在就需要计划如何返回瀚海草原了。
“逃走只能选在夜里,天黑人少,即使被发现也能沉继续躲避官兵搜捕。但问题是,夜里城门必定没有开,即使我们想法弄到了官府的出城路引,若他们逃跑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城门处,到时候全城戒严,出城的关卡只怕是不太好蒙混过关了。”泽善与众人商议逃跑路线,率先表达出自己的忧思,众人纷纷点头同意。
“那不如,我们就选择走东岸吧。让光明他们夜里逃出去,然后找个地方藏身,等到天亮以后,去到燕国的东海岸。上回我们去过,东海岸荒无人烟,也没有士兵。如今我们已经造好了四搜渔船,直接从瀚海驾船到燕国海岸去救人。”一名约突邻部落的青年说道。
“可是,从长州城走到东海岸,若靠步行至少要一天一夜的时间,而且如今雪天难行,恐怕需要两日才能到达海边。这路上就不怕被抓吗?”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而且,这天气这么冷,有谁能驾船到燕国吗?”有人问道,众人摇头。
“我可以”泽善抬头,迎上光启的目光。
“前段时间,我带着几名伙伴去瀚海试船,我们也在海上练习了多日,当时我们就悄悄驾船到了燕国附近。首领让我带人去救人吧。”光启请战,而众人更加想不到这位平日里少言少语的少年不仅骑术厉害,也已经学会了驾船的本领。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所有人都明白的,被抓的十个人里,有这位少年的哥哥光明。两人虽然相差十岁,都是约突邻部落里最出色的战士。而哥哥的性格张扬,喜欢出去惹事,弟弟性格则比较内敛、乖巧。当日他听闻自己的兄长被抓也是十分焦急,虽然着急,可他并不鲁莽,而是找到泽善首领出主意。好在这位首领,虽然生气他们不守规矩犯下的错误,可也毅然决定一定要救人。
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想到要通过水上进行营救,可是光启觉得只要是跟救自己哥哥有关的事情,他都会努力去尝试,尽力做到最好。部落里原本也还有擅长驾船的人,于是他们决定定下两套救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