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在江东的地界,敞篷的马车也能看到更多外面的景色。河岸边的杨柳,已经开始吐露出新芽,有了些春天的气息。再也见不到北方四野龟裂的土地上寸草不生的景象,这里的绿草已经开始在温柔的春风里,从湿润的土壤里钻出来。
果然还是南方的气候更适合人类的生存,这是贺小安亲身经历后得出的结论。
但是她无法说服约突邻部落的人,也无法说服泽善。他们宁愿去征服大海,去更北的高句丽国,也不愿意来南方。
就像他们无法理解贺小安的想法一样,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最后只得分手,走上各自不同的路。今后的人生,也正向着截然不同的方向出发。
经过一座郊外的驿站,摆在路边的热茶正冒着白气,此时已经过了晌午,二人都还没吃东西。贺小安便对车夫提议,下去歇息一下,吃点东西再继续赶路。
车夫拿出一个木凳,让贺小安的脚踩在凳子上走下去,避免得摔倒,倒也十分贴心。贺小安叫上车夫跟着一起去吃点东西,哪知车夫摇头拒绝道:“姑娘自己吃吧,我老婆子走的时候给我烙了饼,揣在怀里还是热乎乎的”。
车夫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块灰色的布来,打开裹着的布里面是两个黄色的玉米烙饼。
车夫拿出一个饼咬在嘴里,又将剩下的一个包裹好,放了回去。这大概是他回去的干粮了。
贺小安不觉得有些心酸,去驿站里让小二为自己准备了一些吃食,又叫了两碗热茶,其中一碗她端过去给了车夫和着烙饼一起吃下去。
很快小二上了一碗葱花面,十文钱。面很香,入口很软,和北方的口感完全不一样。贺小安连着面条一起喝,一滴也不想剩下,不仅仅是因为她饿。
她想尽可能多的储存一些食物在身体里。因为她在盘算着自己的这些银两,能不能支撑她去到建康。到了建康之后,她的生计依然是个问题。现实的无力感,向她袭来。她知道却又只能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时候,远方来一辆马车,也停在了驿站门口,光看外观就知道,这辆车自然是比贺小安的那一辆要豪华得多。
贺小安瞟了一眼,心里想着马车里面的坐的人大概也是非富即贵吧,然后她继续低下头吃面。
“公子,我们先吃些东西吧。”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人的声音。
紧接着,她又听到一个童声道:“好。”
贺小安抬头,发现在她对面的桌旁坐下一位穿着锦袍的贵夫人和一位模样俊朗的少年,妇人大概在四十来岁的样子。而这少年虽然发育得比较同龄的孩子更快一些,长到了妇人肩膀高的位置。而他实际上才八岁,比他看上去的年纪要小一些。
“公子,你想吃什么?”那名妇人对着那个少年毕恭毕敬的问道,显然这少年的身份十分尊贵。
“小二,你这里有没有人肉包子,我就想吃那个。”少年不理睬妇人的问话,直接对着老板问道。
此言一出,店小二着实吓了一跳,若是遇到寻常人家的孩子这般捣蛋,只怕他早已拿着手里的铁铲拍过去,不过此时他却堆满笑容道:“这位小少爷说笑了,本店可是做着本本分分的生意,绝不是黑店。哪里来的人肉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