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郡地处人杰地灵的江东,从三国时候的吴国开始,许多的朝廷重臣都来自于东海辖区。包括如今宋国的权臣司空大人徐羡之,祖籍便是东海人。
大船在清晨靠岸,时辰太早了,码头也没有什么人,泽善与贺小安冒充商船停靠,下船补充了饮水和食物,泽善用从燕国抢来的山羊置换了江北的稻米,糕点。因为不想其他太多人下船引起官兵注意,泽善便只许下船了三十来个人。
码头的茶楼,是他们最后分别的地方,许多的话在之前都已经说了。
泽善一向不擅自婆婆妈妈的告别,只道了一句“妹子,一路保重。”便要回头往船上走。
倒是贺小安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有些哭哭啼啼的拉着泽善做了最后的道别。
“若有机会,我还会来东海,你有什么讯息要传递给我,就送到这个茶楼来吧。你若想回瀚海草原,或者去别的什么地方。我都会来接你。”泽善在贺小安的耳边,喃喃说道。
“兄长,多保重。”
两人挥手告别,泽善带着一行约突邻的弟子回到了船上。
大船在停靠了一刻钟后,便再次启程,调转了船头,继续往北方驶去。
贺小安则继续回到了茶楼里休息,除了店里的伙计,屋外的火炉上烧着一只大茶壶,壶里的水在翻滚着,朝空气里吐只白色的雾气。没有别的什么人。
“这位娘子,看着也不想是本地人,这是要去哪里?”伙计主动与唯一的女客搭话。
“我想去建康城,不知道从这里去是走水路还是旱地比较快。”贺小安便也与店小二攀谈起来。
“你若要去建康城的话,当然是水路比较快一些。东海往西八十里,便是广陵县,运河上去往建康城的船舶很多。我看娘子如今走路肯定是不方便的,不如租辆马车,一日便可到达广陵县”店小二望着贺小安隆起的肚子说道。
贺小安看着店小二心善,看着自己行动不方便,又热心帮忙说可以帮她去找一辆马车来。贺小安想着自己人生地不熟,去找马车也许价钱会更高一些,便再三谢过店小二,替他看了着店。让他去替自己找马车。
约摸过了一刻钟时间,一辆黑色幕布盖起来,正面却是敞开着的半旧马车停到了茶楼门口,不过好在价格便宜,所谓的马车不过是穷人家的牛车改装的。
车夫是为五十来岁的背有些驼的老者,为人也老实,重点是价格便宜,从东海到广陵不过五十文银子。若是好一些的马车就得一两银子,价格整整便宜了一半。
所以贺小安也就欣然接受了。
再三谢过了茶楼的店小二,从船上下来不过半个时辰的时间,贺小安丝毫不耽搁就坐上了马车出发去往广陵。
南方的天气,果然是要比朔北温暖很多,连风刮在脸上都不觉得生疼,而朔北的风是痛到骨子里去的。
望着热闹的街面,就更加坚定了贺小安当初的选择,怀着六七个月的孩子,还是毅然决定要一个人来宋国。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虽然宋国举目无亲,以后的路会很艰难。但是她相信自己总有办法能在都城里获得谋生的手段,自己有文化,又懂许多的现代文明,这里好歹还有些机会。
更重要的一点是,宋国这些年政通人和,百姓也安居乐业,相比之下好歹是个通情达理的社会,不会再陷入在北境随时都会面临着生死的考验。
建康城这个地方,贺小安觉得她不仅仅是为自己选的,更是为她即将出世的孩子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