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焘说完转身就走了,头也不回。
长孙翰在外追了上去,见他手里的画,有些惊讶的问道:
“你真将这画买了?五十两银子呢?”
“喜欢吗?等你成亲的时候,我送给你。”
“你就送我这幅字画啊,也太抠门了点吧?”
“这字画,可不止值五十两银子,若找不到做诗的人,它就是绝无仅有的孤品了。”
“这作者不是无名之辈吗?找他干嘛。”
魏焘突然站在原地,有些惊讶和错愕的神情:
“来到都城以后,我总有一种错觉,这座皇城四周仿佛都有她的影子,她好像就生活在这里。仔细寻找却又没有痕迹,你说我是不是已经忧思成疾了?”
“我也相信她就在建康城,她那么聪明,那么多主意,肯定能带着孩子生活下去的。”长孙翰附和着说道。
过了一会儿,长孙翰问道:“你说这诗会不会是夫人写的呢?可我从不曾见过她写诗啊?”
“掌柜告诉我说,这诗的作者与金陵味轩酒楼的老板是同一个,因为犯了事情,得罪了权贵。现在下落不明呢。他还说这人是个奇女子……可惜他没见过真正的奇女子。”
其实在这之前,魏焘从未将这这位所谓名动都城的才女、女老板与贺小安联系起来。
他了解她,所以知道她的性情,原本就不愿出风头。从前说过要开个茶楼说书,也不过是因为煮茶这活儿简单,其实贺小安的骨子里很懒。虽然她喜欢做菜,也仅限于做给身边的人,开如此规模的酒楼,想必会很辛苦,哪里是她愿意做的呢。
所以当书局的老板说起那位才女的时候,虽然他的脑海中漂过贺小安的影子,却也本能的觉得那个人不会是她。
二人一番闲逛后,去往客栈休息。这一日逛下来,建康城的情况也算是摸清楚了。
又过了两日,二人去往府衙打听情况。那日接待他们的小吏却突然变了态度,态度粗暴,直接将两人赶了出去。至于要找的人,也是声称没有的。
长孙翰很生气,想打人了,却被魏焘一把拉住。
“算了吧,这事情太蹊跷了。十两银子都不想要了,肯定是上面有压力了。”
“可若打听不到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那就换个思路吧,官方行不通,我们就私下去找人打听。多待些时日,总能找到的。”
这条寻人之路,果然比他们想象的要更加艰难。宋国没有自己的人脉,要打听事情原本就不容易。再加上两国的敌对关系,他们二人也不可暴露自己的身份,只能是私下里静悄悄的打听着。
到了第三天,长孙翰还记得去那金陵味轩酒楼吃饭的事情,定了刚好是晚上的酒菜。
“不如就再去酒楼里碰碰运气吧,夫人那么喜欢吃东西,这金陵味轩在建康城如此大的名气,说不定她也来过。”长孙翰劝慰道。
去吧,原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打探消息这种事情,原本是薛辨比较在行的。魏焘甚至决定,将来也要在宋国安插自己的情报网。
宋国之行,让他见识到这个南方帝国的强大。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也要防着这个这个强大的敌国,有一天觊觎北方的辽阔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