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刚说,燕国有一天迟早会成为我魏国的一部分,这话可是认真的?”魏帝问道。
贺小安并不是十分了解魏帝,她只是作为一个有过剧透的人,知道魏国吞并了北方诸国,这也是未来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所以,她才有信心。
“魏国越来越强大,燕国之所以派出使臣来到魏国,我想本意并非是要来盗图的,他们也是畏于魏国的强大,主动来求和的。这个时候的燕国,一定不想与我们交恶。所以陛下之需要与他们修书一封,探一探燕国皇帝陛下的意思即可。”
满朝文武,有人主战,也有人主和,唯有贺小安提议让燕国给一个说法。
“你这般想法,倒与崔浩有些相似,从前他在朕身边也时常提点一些建议。若他今日在朝堂,只怕也会如此建议朕。”魏帝随即回答道。
这样的评价,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十分惊讶的,虽然众人都知道魏帝十分欣赏“贺兰珊”,但是她毕竟是一介女流,无官无爵,远离朝堂不可能会参与政事。将她与太常令崔浩放在一起对比,这已经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了。
贺小安起身行礼,谦逊的说道:“陛下过誉了,早闻太常令崔大人不仅仅是汉臣中的楷模,更是用兵如神的军师,魏国的一块瑰宝。小女子才疏学浅,哪里能与之相提并论。”
贺小安夸赞崔浩,其实从前她也不知道崔浩在魏国的官职和地位,直到后来遇到高允,高允告诉她崔浩不仅仅是陛下最为倚重的汉臣,也是皇长子拓跋焘的军师,他们俩搭档很多年。一起击败了柔然国的数次进攻。所以在朔北军立下的赫赫战功中,都少不了军师崔浩的功劳。
这个人对于天下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当然有人器重他,有人敬仰他,也就有人憎恨他。比如二皇子拓跋霈,因为崔浩是所有重臣中唯一支持大皇子拓跋焘的人。这些年,若不是他从中周旋,按照拓跋焘执拗、不肯低头的性格,也许他与陛下之间,早已没有了任何情分在。更不会帮他立下如此多的战功,每每想到这些,拓跋霈就恨不得这个人也一起感染瘟疫死在西境战场。
“原来你也知道他!不过朕此言非虚,以你的才学和见识,也是女子中的翘楚。”魏帝回答道,不过很快,他又岔开了这个话题,开始聊别的。
对于兵防图被盗一事,皇子们的慷慨激昂和信誓旦旦都在力证自己的清白,这事儿就算陷入了罗生门,按照陛下这盘问的方法,似乎永远也不会有人承认的。既然使臣不会轻易开口指认,那便只能从别的途径去攻破了。
快到晌午了,魏帝神色有些怠倦,景穆也终于被宫女送回来了,不过他闹腾了一上午,已经有些困了。在宫女的怀里,昏昏欲睡。
“兵防图这件事情,由京都府尹在查,总归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今日我已经给过你们机会了,既然没有人主动承认,若有朝一日,让朕知道这件事情与你们有关,别怪我不念父子之情。”
魏帝的最后一句话,语气已经很重了。他的言外之意,大概就不会手下留情了,可众皇子都低着头,无法判断他们心中的真实想法。
“都退去吧”
听了魏帝的这句话,许多人才如释重负,结束了这场备受煎熬的谈话。众人待魏帝离开以后,方才起身。
景穆已经睡着,贺小安原本想从宫女手中接过来,一旁的拓跋崇倒是十分配合的让宫女将孩子交给了他。对他来说,肩上扛个孩子还是很轻松的事情。贺小安也不与对方争执,便跟着在他身后一起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