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几日,三皇子拓跋弥在失去了王妃甄氏以后,主动向陛下请旨去封地,如今的他万念俱灰,也早已对夺嫡这样的事情没有了什么兴趣。
关于这位三皇子,贺小安倒也怜悯他的不易,出生在皇家,注定了这一生就有太多的波澜,也注定要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尽管他才思平庸,也没有大志向,但在贺小安看来也算是个标准的好人。她觉得生在皇室,能成为一个好人,对于天下百姓而言,就已经是一件幸运的事。
不久后,魏帝下了一道诏书,大概的内容是说三皇子因思念王妃,因私废公,政务多有荒废。言行过于自持,不能成为魏国的储君人选。但念他心底纯孝,准许他暂留都城,待明年开春之后再返回封地。
就是这样的一纸诏书,让三皇子失去了皇位的争夺,也算是成全了他,让他从牢笼中得到了解脱。只是魏帝却不让他回封地,却没有人能理解,这是何意。
很少有人知道魏帝的想法,除了他身边最亲近的人才知道。魏帝此举都是为了他自己,魏帝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大限之期快近了。
末了,他留下三皇子拓跋弥,大概也是希望在死前能多见几次,以成全自己实现了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
至此,太子之位的竞争终于明朗化了,都城里只剩下三位皇子,而五皇子早已表明自己要做皇长子的封臣,自己无意于帝位,一心想要将自己的哥哥碰上宝座。这储君之位必然会在皇长子魏焘与二皇子拓拔霈之间选一位了。
但是如今,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其余皇子的退出,朝中的势力再次被分化,那些原本就不在拓拔霈这一方的势力,如今都纷纷归入了皇长子的府上。这要怪就只能怪拓拔霈自己太狠心了,猛虎袭击事件,虽然让他少了一个竞争对手,可同时又多了一个敌人。他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也是树敌太多。
皇长子与二皇子之间的支持,可谓分庭抗礼,但是不是一样的是,魏焘还有朔北军和西凉军,他还是朝廷的一品大将军,总揽军权,本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之间的实力,早已不在一条线上。这是那些聪明的人早就发现的事实。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魏帝要怎么选,如今最大的支持者来自于魏帝,他有一票否决权。
这一日,魏焘被单独召进了御书房。魏帝为身子不适,已经好几天没有上朝了。如今的朝中政事都是中书台上打理,各位皇子参政,维持着表面的和平。
“朕看了你上书的折子,关于吏治改革,从来没有人能够做到面面俱到。这才不过两个月,你就将条陈写得如此细,实在是难得。关于改革的内容嘛,朕也是很满意的,只是……”说到此时,魏帝皱了下眉头,“如今这方案却不能推行。”
“这是为什么?”魏焘满心欢喜,却又突然落空,自然免不了要开口问理由的。
而这一次,魏帝的语气有些苍凉,听得让他心中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