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在崔浩的策划下,他与拓跋健、拓跋崇三人,定下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那就是将还未失守的东宫守卫全部撤掉,集中兵力守卫西宫。
西宫虽然已经有了一道缺口,但是三重宫阙,要想在片刻之间攻进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西宫有皇帝的遗体,还有一众宫嫔妃娥,此地断不可失。
除此之外,他们被围在皇宫之中,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搬救兵。魏焘从颍川出发,还不清楚他带了多少人,虽然崔浩在信中提醒他要带上至少一万的士兵一起回来。但是大部队行速太慢,恐怕没有这么快就到平城。
“如今离平城最近的驻扎部队乃是东境军,燕国战事结束,我曾亲自带回一支部队,就驻扎在司州城郡平治城。”
拓跋崇突然想起来。
“平治城距这里,不过一日路程,那不如就请宁王兄出马,去平治城调遣兵马来此处。”拓跋健随即说道,对于宁王拓跋崇的忠心,他从不怀疑。二人在都城这大半年时间相处下来,彼此的性情也是很了解的。再加上拓跋崇英勇善战,武艺又高强,由他亲自去搬救兵一定没有问题。
哪知拓跋崇听完却面露难色的说道:“这是东境兵的确是我带过的,但是殿下别忘了,陛下已经于半月前,将东境军的统帅一职交由平阳王长孙翰了。现如今他也已经回了魏国整顿边境军,我也不能贸然调动平治军。”
拓跋崇这话,自然也是替自己开脱,即便情况再危险,他也不能轻易显露自己可以随意调动自己的嫡系部队的能力。若他真的做到了,那也该就是大忌了。
经由拓跋崇的提醒,崔浩心思玲珑剔透,自然知道拓跋崇的担忧,随即说道:
“宁王殿下所言甚是,调动东境驻军也需要陛下的虎符,可如今这道虎符在平阳王手中,贸然前去也不能调来平治军。”
“那这该怎么办?”
“不如就去荣昌殿,向皇后娘娘请一道懿旨,向平阳王言明尚书令刘洁与左丞相张嵩密谋造反,让他带兵勤王救驾。另外去请京都府尹尹老大人派出所有能够调动的兵力,去往颍州方向,迎接太子殿下归来。”
崔浩说完,三人也不迟疑,就直接奔荣昌殿魏帝寝宫而去,这时候慕容贵妃与慕容夫人都已经被皇后软禁在寝殿旁。拓跋崇顺利拿到了皇后盖上金印的懿旨,虽然比不上皇帝的诏书,但如今在太子回都之前,皇后的诏令就是最高的旨意。
这之后,三人便分开行动,由崔浩来调遣安排宫室,拓跋健去通知所有人的禁军退至西宫外,而拓跋崇则趁乱带着皇后懿旨出宫去平治城。
且说拓跋崇从西宫门处趁乱往宫外去,虽然遭受到了守在宫门外的巡防营官兵阻拦,但负责带兵的是一名百夫长认识拓跋崇,而他自己接上级通知来此处,不许任何人出去。可他还搞不清状态,也不知道宫里发生的大事。
宁王殿下是他得罪不起的人,虽有过阻拦,但拓跋崇在宫门处抢了一匹马便跑了,他也不许官兵去追。
“将军,上头说,不许放一个人出宫,现在宁王殿下跑掉了,我们要不要追?”他近旁的侍卫有些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