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见皇后带着梁王出来,皆已经明白,全体无声跪下,待得皇后说完噩耗,一齐摘冠伏地大哭。
休哥越过众人,走到前面,高声宣布:“大行皇帝遗诏梁王,即皇帝位,皇后辅政。”这本已是意料中事,当初在耶律贤的病榻前,群臣已经参拜过当时为梁王的隆绪,而大行皇帝的旨意,已经于当时就颁布过了。
这时候与那时候,有什么区别?
最大的区别就是,那时候大家其实是在拖延,在等候。并不是谁都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一个孩子成为他们的君王,哪怕燕燕摄政已久,在群臣眼中,她依旧只是先帝的代言人,大家接受的是先帝的统治,而不是燕燕,更不是隆绪这个孩子。
而耶律贤死后,谁知道局势会有什么变化呢。横帐房三支,自耶律阿保机死后,为了皇位相争,出了多少事,死了多少个皇帝。一个成年人尚无法掌控的世界,一个孩子能吗?
是的,他母亲是个成年人,可是萧燕燕真的能够自己独立掌舵吗?
他们在等着,等着以往那些血统离皇位最近的亲王们,是否会重演一出对皇位血腥拼杀的大戏。
当日他们之所以没有表态,是因为谁也不愿意招惹一个濒死的疯狂的皇帝,那个自登基以来一直努力表现出自己“仁慈”外表的皇帝,对喜隐父子的果断处决,把所有人都吓坏了。谁也不想成为皇帝临死前下一个祭刀的人。
群臣怔在那儿,没有动,却将眼神暗暗看向了几个亲王。
然而那几个亲王也在暗暗叫苦,他们倒是很想争一争,闹一闹,然而他们这时候才想明白为什么耶律贤要拖着半死不活的身体硬要去秋捺钵了。那就是要借着这次秋捺钵把有可能对皇位造成影响的近支亲王都带出来。可笑的是这几个亲王还打着皇帝身体垂危说不定要传位给自己的算盘,高高兴兴地上路了。甚至为了减少皇帝的猜忌,还在休哥等人的“劝说”下,并没有带上足够多的亲信军队。
直到耶律贤病榻上宣布传位隆绪,让群臣参拜的时候,他们才知道大局已定。而更多人往深里想,才明白为什么皇帝把诸王都带走了,反而把喜隐留在祖州,让他有机会造反。谋反迅速被平定,喜隐被皇帝以雷霆手段处死。而喜隐的死吓坏了潜在的可能会在耶律贤病榻前传位隆绪时闹事的人的胆。
诸王既然在当时不敢闹事,时至今日,自然也只能左右看看,都成了巴不得别人先闹起来的胆小鬼。
而自耶律贤病榻前传位梁王以后,诸王都被监视起来,谁也没能力在这短短几天内纠合旧部夺位。再看看殿外,早由韩德让事先准备的兵马守着,谁又敢先跳出来试刀。
休哥站在燕燕下首,暗暗观察着诸王神情,心中已经确定,正对耶律斜轸使个眼『色』让他率先参拜称贺。却不想宁王只没手持佛珠,越众而出,率先称贺:“吾皇万岁,万万岁!”
他是与耶律贤血缘最近的亲王,他率先称贺,诸王宗室也只得跟着一齐跪下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