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然攻克了宜城,诸葛瑾控制了柤中之后,襄阳郡的大半领土都落入了吴军的控制之中,这对整个还未丢失的襄阳军领土以及周边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无论是百姓还是将士们,都对这位新来的荆州都督到底有多少能力,表示出了极大的怀疑和忧虑。
眼下中庐城岌岌可危,曹彦为了确保自己所在的襄阳万无一失,特地将邓塞和蔡阳等地的兵马全部集结于襄阳城周遭防守。
芍陂大捷的战报传到了洛阳之后,满朝皆为此而欢欣鼓舞,魏少帝曹芳自即位以来所面临的最大危机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他为此而松了一口气。
对此大多数的魏国臣子也是一样,他们乐观的认为吴国的两线四路已经被折去了一半,而且是兵力最为精锐的一多半,蜀国又迟迟没有动静,朱然就算是攻势犀利也必然不敢再孤军深入,退军是早晚的事情。
但大多数人都为此而感到局势已然乐观的时候,老太傅司马懿却站了出来表示出不同的意见:
“启奏陛下,老臣认为虽然诸葛恪与全琮的兵马已经被王凌、孙礼所击败,可是过了这么久朱然和诸葛瑾依旧没有退军的打算,占据荆州南境半数疆土的他们,依旧在集中全力进攻中庐城,威『逼』襄阳,而荆州都督曹彦已经呈现出颓势,为此老臣请命领兵前往增援。”
对于司马懿这个时候想要搅局的念头,曹爽又怎么会熟视无睹呢,他当即站出来否定了司马懿的话:
“老太傅多虑了吧?如今吴国的二十万大军已经被消去了十三万,而襄阳光是守军就有十五万,朱然主攻中庐的兵马加起来不过五万余人,就算是陆逊亲自前来,想必攻克襄阳对他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吧?”
“大将军这笔账算得果然精妙,只不过似乎是漏掉了一些才对。”
面对曹爽的反驳,司马懿显得很淡然:
“诸葛恪、全琮被王凌和孙礼击败了不假,可是他们并没有全军覆没,更没有乖乖退入吴国国境之内,现在依旧有将近十万人马屯守于七门堰,准备伺机反扑;同时蜀国的蒋琬仍旧屯兵于南郑大肆训练水师,动向不明,若是我们放任襄阳的危急局势不管,万一襄阳被攻破了,蜀国又兴兵大举东进我魏兴、上庸之地,与吴国的朱然成西、南两个方向的夹击之势,那么荆州乃至于襄阳都危险了”
司马懿的话讲出了现实的情况,让曹爽脸面无光,可他不甘心就这样败下阵来,依旧和司马懿进行着实力悬殊的唇枪舌剑:
“蜀国要是有动向的话他们早就动手了,何必要等到现在?况且诸葛恪与全琮被王凌打得丢盔卸甲,就算是他们心有不甘,也定然不敢再贸然进兵了,至于襄阳的局势,以本侯之见也没有像太傅您说的那么严重,我想曹彦他一定能够守得住!”
就这样,几乎是曹爽用替曹彦担保的口吻之下,最终曹芳迫于大权在握的曹爽压力,没有同意司马懿领兵南下的建议。
虽然嘴上十分强硬,但曹爽也知道中庐城被朱然团团围困,而曹彦对此已然是束手无策,襄阳如今的情况是岌岌可危,他如果再不想办法去解决的话,恐怕局势真的会像司马懿所说的那样,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他的这种心态被桓范准确的把握住了,桓范认为如今的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向曹爽“雪中送炭”的时候了,于是便暗中授意让邓飏向曹爽提起这件事。
假惺惺关心曹爽的邓飏,对愁眉不展的曹爽问道:
“大将军,您果真认为荆州的局势有那么乐观吗?”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曹爽在自己人面前也不好再继续逞强下去了,他叹了口气回答说:
“玄茂啊,不瞒你说我现在也是为此而焦急万分啊,没想到这个朱然居然胆子这么大,诸葛恪与全琮都退兵了,他还敢硬着脖子往前冲,不管他是鲁莽也好、勇猛也罢,把我却是搞得焦头烂额,曹彦已经暗地里向我发出书信请求增援,可是他手中有十五万大军,而朱然的兵马不过五万人,我怎么好意思调拨兵马去增援他呢?”
邓飏假意笑着安慰曹爽道:
“其实这件事闹到今天这个地步也不能全怪曹彦公子,毕竟他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嘛”
曹爽正是因为这个而忧心:
“我本来认为朱然不如陆逊有名气,能力自然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所以才想让彦弟独占这个到手的军功,可是他终究还是令我失望了”
见时机已经成熟,邓飏马上对曹爽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