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一在赛车的车顶上发现了一个截面为梯形的金属凹陷。
这个凹陷的面积很大,几乎占据了整个车顶四分之一的面积。本身却没有什么设计,就是一个纯粹的一侧深一侧浅的坑,内部还做了磨砂处理。
不明就里的萧一问负责设计的吴树:“这个设计是用来做什么的?”
吴树只是笑了笑,并没有答话。
萧一碰了一鼻子灰,也不好继续深究下去。
彗星速递的众人重新聚齐在车库二楼的挑空之中。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车内信息系统的施工了。
而此时,距离拉力赛正式开始,不过剩下三天时间。
萧一负责开发赛车整套的计算机控制程序。在车组装完成之前,萧一已经完成了基础组件的开发。
比较有趣的是,因为张峰坚持要用数十个摄像头全程直播火星拉力赛的过程,因此整辆车上各个角落,都安置了不同规格的摄像头。
这些摄像头在设计之初就全部集成到车体之中,为了安置这些摄像头,吴树消耗了不少的精力。
摄像头的规格大有不同。不同焦距、感光范围的摄像头组成的摄像头阵列,被安置在车的各个角落。
为了增强节目效果,张峰甚至坚持要在操作手柄和踏板附近也安装摄像头。
萧一开发的赛车控制程序,主要实现的功能中包括自动驾驶和自动路径规划。
这些都是非常成熟的技术,有现成的模块。
调用这些模块,做一些本地化的调试,就能上线运行了。
但是看着张峰添加进来的数十个摄像头,萧一总觉得这些摄像头如果仅仅用来直播也太无趣了。
萧一重新写了一个图像识别算法,将这数十个摄像头的影响组合起来,做实时分析,提供更高精度的自动驾驶。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萧一一个人把自己塞在车子里调试车辆控制系统的各个细节。
这辆赛车系统设计的繁杂,让测试工作进展的非常不顺利,需要解决太多的事情。
但是这种事情又偏偏不能大家一拥而上一同解决。只有亲自把赛车控制系统写出来的萧一,才能准确地识别这些问题并且在短时间内解决。
彗星速递的其他人,这几天的生活质量非常之高。他们自从在木卫四开始自己的彗星速递生涯之后,就从来没有这么闲过。
恰好火星拉力赛给特邀队伍准备的车库中,生活设施也非常完备。
如此一来,除了在车上爬上爬下的萧一之外,其他人几乎全部都处在从未有过的休闲之中。
在距离车辆制造截止时间还有三个小时的时候,萧一终于完成了赛车的调试工作,把彗星速递全部叫到了车库一楼。
彗星速递的六个人站在车前。
虽然在这辆车的设计之初,就已经注定是一辆不寻常的赛车。
但是当这辆车就这么真实地出现在每个人眼前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撼与这台车的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