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韦府下人的一路指引下,杨茂很快被带到韦哲的书房外。
但此时带路的下人没有继续往前走,只是冲杨茂微微一笑,杨茂会意,轻轻推开书房的门,果然看到书房内尚书令韦哲、工部尚书裴骞、纳言柳铖、光禄卿薛桁和礼部尚书杜灏都已经坐在座位上等他,他们几人手边的茶杯中茶水已经少了大半,显然等他已经有些时候了。
他们韦裴柳薛杨杜六姓,正是关中和河洛一带的士族门阀代表,升泰钱庄也是他们六家共同的产业,也正是升泰钱庄出了问题,才迫使他们几家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对策,看看如何解决升泰钱庄的危局。
杨茂看大家都在等自己一个人,不由歉然道:“诸位,实在是不好意思,因为处理一些家事,来得晚了一些,让你们几位久等了。”
薛桁与杨茂一向有些不合,此时干笑两声:“不要紧,我们都知道杨寺卿现在在忙着处理两个侄子的事,我还以为你今夜来不了了呢!”
杨茂听出薛桁语气中的嘲讽和责怪,面色一沉,却也不好发作,毕竟一切都是因为自己那两个侄儿杨代和杨俭而起,也难怪薛桁趁机揭自己的短,找自己的不痛快。
韦哲眉头不由一皱,他自然知道杨茂和薛桁素来不和,他平日里也就听之任之了,只是如今升泰钱庄之事岌岌可危,他实在不想他们两人再逞什么口舌之争。
“既然杨兄也来了,我们就开始谈正事吧,升泰钱庄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我想诸位都十分清楚,不知你们对此有什么好主意?”
众人闻言皆默然不语,只是齐齐将目光望向杨茂。
他们的意思很清楚,此事是因为他们杨家而起,自然该由他们杨家来解决。
杨茂哪里不明白他们几人的意思,脸上不由露出一丝苦笑:“此事确实因我那两个不成器的侄儿而起,只是事已至此,恐怕凭我们杨家一家之财力,恐怕也没有足够的现银兑换完市面上的银票。”
其他五人也知道杨茂说的是实话,有他们六大世家背书,升泰钱庄这些年生意还是做得蛮大的,流通在市面上的银票足有千万两之多,确实不是弘农杨氏一家能够独立承担的。
此时,一直默然不语的工部尚书裴骞不由眉头一皱:“我记得升泰钱庄还借出了不少银子,可否先去将这些借款先给收回以解眼下的燃眉之急,大不了钱庄不收他们的利钱便是了。”
韦哲摇了摇头,无奈道:“此事哪有这么简单,当初京城流言一起,为了预防不测,几个掌柜就想过要不收利钱要他们提前换钱,可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拒绝了,我也猜到他们打的什么主意,无非就是观望一下,若是升泰钱庄真被朝廷查处了,他们自然也就不用还这些欠款了。”
“他们这是在痴心妄想,只要有我们六大世家在,升泰钱庄就倒不了,他们欠的钱连本带利一文都不能少。”柳铖闻言不由一阵无名火起,居然还有人敢打他们钱的主意。
韦哲看了柳铖一眼,想起自己儿子韦韬对自己说的话,他表示他们六大世家再想保全升泰钱庄毫无意义,因为如今升泰钱庄无法足额兑换市面上的银票,信誉尽毁,百姓和商人今后也不敢再将钱存入升泰钱庄,升泰钱庄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但儿子终究还是将事情想简单了,升泰钱庄关乎到他们六家百年清誉,若是他们贸然放弃升泰钱庄,结果不仅是自毁名声,也是主动将一个天大的把柄送到政敌手中,对方可以以此无休止攻讦自己,稍有不慎就会毁了家族几百年的延续传承。
因此,不管是为了挽回钱财损失,还是为了保全自己家族的名声,他们六家都绝不可能放弃升泰钱庄的。
最终,在韦哲的协调下,他们六家还是达成了共识,本着唇亡齿寒的原则,决定还是各家一起筹集几百万现银调给升泰钱庄,尽快稳定住局面。
尽管升泰钱庄分发出去的银票有上千万之多,但都分散在大宁十四州,这几百万现银足以兑回京城百姓手中的银票,既阻止挤兑风潮继续向京城以外的地方蔓延,也可以使市面上慢慢恢复对升泰钱庄的信心,让升泰钱庄将来还有重振旗鼓的一天。
除非有人手中真的有价值上千万两的升泰钱庄银票,否则他们就不必担心这数百万两现银不能挽救升泰钱庄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