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就这么退兵的话,岂不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所以朝廷里边也分成了两派:以汉王朱高煦为首的激进派极力赞成继续增兵扩大战事,以太子为首的保守派则坚持先结束这次北伐,等到何时的时机再次发动。
“微臣愚见。”徐增寿既不是激进派也不是保守派,他既不赞同草草收兵,也不同意继续北伐,而是拿出了一个相对比较折中的观点:“天气转暖,蒙古人完全可以撤退更加靠北的夏季牧场,进一步拉扯我军,这于王师万般不利,所以不能再冒险北进。若是就这么收兵,则漠东、漠南一带则必然再次落入敌手,导致前功尽弃……”
虽说明军的北伐占据了大量的地盘,甚至已经卡住了大漠的出入口,看起来是一个极大的战略机会,其实局面根本就没那么乐观。
蒙古人本就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风俗,他们本就没有固定的地盘,也就没有固地而守的习惯。北伐的根本是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占据一大片作用不大的地盘。
留下一部分兵力,卡住几个关键的位置,这才是切实可行的方略。
但问题恰恰也就在这里了:留下的军队太少根本就不管用,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卷土重来的对手吞没,要是留下大量军队长期驻扎,大明朝的财政也支撑不起,必然耗兵糜饷得不偿失。
毕竟北伐也是要讲究成本的,尤其是在经历了持续数年的靖难大战之后,国力损耗严重……
“孙成岩也是这么说的……”朱棣从袖子里摸出一份奏章,顺手就交给了徐增寿。
孙成岩的这份奏章,写的条理分明言之有物,基本上和徐增寿刚刚说的那些大同小异,但是却更具细节也更具操作性:按照孙成岩的说法,光是留下一部分精锐兵力,恐怕还是不够的,需要尽可能的拉拢当地的蒙古部族,最好和他们建立比较亲近的关系,然后充分利用他们的人力和地利优势进行长期驻守。
考虑到千里补给不易,孙成岩再次提起了内地和蒙古各部的通商事宜。
通过贸易建立经济联系,不仅可以进一步拉拢当地的蒙古部落,还能极大的减少朝廷的财政压力。
“孙成岩曾是朕的亲卫,虽说是个能做事情的,终究没有这份眼光,还是魏国公识人呀……”
孙成岩不可能弄出这么具备现实意义的“战略规划”,这东西极有可能是出自赵深的手笔然后署了孙成岩的名字,因为奏章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了赵深。
想当初,就是魏国公徐增寿极力举荐了这个赵深,让他和陈长生一起陪伴着徐静昌“刷了一回履历”,最终的结果却是陈长生和徐静昌回到了京城,赵深却留在了荒僻偏远的阿巴哈尔。
自从徐静昌和陈长生离开以后,赵深连一刻都没有闲下来,在这半年的时光当中,赵深用尽了怀柔、打压等等手段,终于将大漠边缘地带的几个蒙古部落联合起来,组建了一个亲近大明朝的“漠东联盟”。
若是没有赵深组建的这个联盟,一切的一切都只不过是空谈而已。
“这个赵深确实是有本事的。”说起这个自己举荐的年轻俊彦,徐增寿就忍不住的面带微笑:“三月的时候,赵深曾经给微臣通过书信,他希望微臣能向朝廷提议,一来是让朝廷和他实际掌控的漠东联盟通商,而来是希望朝廷厚加赏赐,给那些部落首领一个名号,也好方便他做事……”
“微臣以为,作为首附我大明的蒙古部落,万岁应不吝赏赐,就算是封公封侯又有何妨?”
公、侯是非常高的爵位,即便是开国元勋能够封侯的也不多。
大明朝对于蒙古各部的态度,从来就是赏罚分明,尤其是那些“主动接近”大明的蒙古部族,总是给出很高的封号。
“封赏公侯不算什么,就算是封王封汗亦有先例可循……”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不仅封过五个“蒙古王”,还封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汗”。
当然,那仅仅只是一种荣誉称号性质的封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