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伯,你也晓得河沟里面的鱼是集体的,河沟外的又是哪个的?”
看刘仁友在那里卡巴眼想半天也没想明白,刘晓玲只得道:“十一伯,你找几个地方挖鱼塘,就用下河沟里的水,可以不嘛?”
“嗨!”刘仁友一拍大腿,懊恼道:“对头,咋个就没想到呢?唉唉,就是你说的头脑僵化了。”
“正好奎叔那里马上就要完工了,抓紧在双抢以前挖两个大池子。”刘晓玲道。
“十一伯,鱼塘隔小河边远点,要不有人说河沟里的鱼跳到刘家坝小队鱼塘了。还有,石谷子地挖鱼塘要漏水,鱼塘要敷水泥哦。”刘晓玲提醒道。
“嗯。我这就去选地。请神不如撞神,还是晓玲你指个地方嘛。”
也没等过个夏天,知青们强烈要求马上就搬家。每次看着那栋楼,再看看茅草屋中一排大通铺,闻着各式的味道,知青们心里就痒痒。
起码得等刷的大白味道小一些嘛。
想起这一次分配的知青数量,刘晓玲跟刘仁友都觉得这栋房子怕是不太够用,今后怕还是得继续建楼。只要有钱,下回一定要走程序建高楼,毕竟小队的空地实在不多。
6.1儿童节,全部知青都搬进了新建的集体宿舍。
能离开破旧的茅屋搬进楼房,知青们搬着自己的东西,一路上都是欢声笑语。他们确实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杨教授、陈教授和冯涛都搬到一楼,2楼暂时空着没得人住。
杨教授他们原来住的屋经过收拾后,让刘家坝的4位孤寡老人搬了进去。那可比他们原先住的破屋子好到不知哪里。
吃饭时有人把伙食团做好的饭菜给他们按时端过来,吃过的碗筷收起走,碗筷都不用他们自己洗。
几个老人无儿无女,原因有点多。
原本想这辈子无儿无女,下半辈子的凄凉光景都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结果小队不仅让他们搬了新家,还安排人专门照顾他们的起居生活。
搬进去的第二天,几个老人便来到了小队办公室,非要感谢小队和刘仁友。
刘仁友搀扶起就要跪下的一位老人,说这都是应该做的。你们要感谢还得感谢刘仁贵家的大女子。
四个人又来罐头厂,刘晓玲态度亲切地告诉他们安心生活,保重身体,好日子还在后头。
当着4位老人的面保证,每个人一个月有一听水果罐头补充营养。
陈斌教授也回来了。这段时间陪着县农办的人在全县走了个遍,对于今后果树跟经济作物如何种植有了一个总的印象。现在正在抓紧整理笔记,准备给县里提出一个合理利用现有土地开展经济作物种植的报告。
刘晓玲答应的台灯跟保温瓶每个房间都有。因为他们要到厂里面锅炉房打开水,每天都能看到知青手里提着保温瓶上下班,成了罐头厂的特色。
小河边,两个鱼塘也开工了。主要是有两条小河,一边就开挖一个,每个都有4~5亩的水面宽度。
挖鱼塘就不仅仅是卿先奎带的施工队的活,而是男女老少齐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