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纲这样的权臣,曾经深得永乐皇帝宠信,可是只在一夕之间,就被抓了。
而且极其不可思议的是,如此重大的谋反案,三法司只审了一天就结了案。
这不是儿戏吗?就算是偏远乡下的知县审一个偷鸡摸狗的案子,收集证据、审问证人和案犯,乱七八糟的事加起来,也要两三天呢!
可是,审纪纲真不是儿戏!确实是一天审结。
纪纲准备谋反不是一天两天了,永乐皇帝、朱高炽和高希一起演戏,布这盘大局,也不是一天两天。证据太充分了!
仅凭纪纲被抓时头上的冕旒和身上的龙袍,也足够治他的罪了。
纪纲倒台,官民额首,大快人心。
纪纲在午门外凌迟,不少人去围观,看着这个昔日不可一世的大魔头身上的肉,一条条被割下来,看着他慢慢地奄奄一息,最后死去。
围观者中有许多人的家眷是被纪纲折磨死的,他们等到了正义到来的一天。
纪纲倒台,大明的政治舞台却并没有风平浪静。
高希恢复了工部侍郎正三品的职务,仍旧到文渊阁上班,参预朝廷中枢机务。
这天朝议结束,永乐皇帝留下朱高炽和高希嘎三胡(即唠家常),难得想轻松一下,却依旧谈起了公事。
“父皇,纪纲去后,高希一直临时接管锦衣卫和诏狱,你看...”
朱高炽倒是希望高希接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高希是他的心腹,也是他的四弟,文武兼备,有这样的人掌握着锦衣卫,对于稳固太子的地位以及将来即位,都是有好处的。
可是锦衣卫是皇帝的私人耳目,拥有独立于三法司之外的特权。只要永乐皇帝还在世,他这个太子就不能对这个职位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觊觎。
“希哥儿,你的意思呢?”永乐皇帝问道。
“郑大伯,太祖创立锦衣卫的用意,是为掌握朝局,惩治不法臣民。然后,因其拥有特权,很容易被纪纲这样的野心家利用。他们欺上瞒下,将朝廷风纪搞得乌烟瘴气,官心民心一失,大明江山的根基就会摇晃。我的看法是,只要特权还在,任谁做了锦衣卫指挥使,都难保不变成纪纲这样的人。”
“四弟的意思是...”朱高炽没明白高希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我不想做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还希望郑大伯能效法太祖,逐步裁撤抽锦衣卫。”高希说道。
高希说的是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认为锦衣卫有滥用职权之虞,便废锦衣卫,案件刑狱全部交由三法司审理的事情。
但到了永乐皇帝上台,锦衣卫又被恢复,以致酿成纪纲“指鹿为马”,最后谋反未遂的事件。
永乐皇帝没有动怒,也没有回应高希的提议。
“四弟,今天只有你我和陛下在此,你难道还不明白陛下所担心、所顾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