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老,我是说我不支持还都南京。”
轰!
李时勉此言一出,整个议事厅都炸了,高希和朱瞻基也大感意外,脑袋嗡嗡的。
在此之前,李时勉绝对是铁杆的“反迁都派”。
天火烧三殿事件中,他也是站在最前面支持萧仪的官员之一,硬扛永乐皇帝,毫不畏死。
可是今天...他吃了什么药?
他若反水,会影响一大批官员,整个朝局便大为不同。还都南京的大计,就...就难说了...
“时勉,你...你不是一直反迁都吗,什么时候反还都了?”夏元吉问道。
杨士奇满脸疑问,和众官员一样,愣愣地看着他。
“太子殿下、阁老、太傅、维喆,还有诸位大人。时勉在这里问大家一句,当年为什么反北迁?”
“自然是开支过大,百姓负担过重。当年圣上还是太子时北上,经过山东邹县,遇到当地大树砍尽、大青万贯的事,可见因营建新都造成的民生困苦有多严重,这可是朝野皆知的啊!”夏元吉说道。
“夏大人说得没错,但世事无常,并非一成不变。新都营建,也造成了大量做工和赚钱的机会。今天的早报我也看了,上面说去岁京师赋税增加三成,人户增加了八十七万,这些都是真的啊!”
“下官还专门去京师各处私访过,京师市面繁荣,特别是用官私合营或民间私营方式建设的新城区,还在不断流入人口。当时兴建时,役夫和他们的家眷居多,后来便有山东、山西一带的百姓自发前来安家立业,不少蒙古部族新移民也携家带口到此。”
“下官问过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何到此谋生?他们的回答也很简单,能赚到钱,日子比在家乡过得好。”
说到这里,高希颇为感慨。
李时勉虽然向来耿直,却也给高希木讷、死脑筋的印象,却没想到他会私下去做田野调查。
并没有谁说服了李时勉,而是放在眼前的事实说服了他。
“......下官以前反对北迁,是认为北迁加重了百姓负担,而且两京同时运作,朝廷开支当然更大,最终百姓的负担也更大。”
“可是现在看来,正是因为先帝大举花钱营建新都,还引入民间资本合股建设,兴措得当,北京城才如此快速的发展起来,市面繁荣,百业兴旺,远超先帝做燕王时的北平。”
“现在,朝廷的赋税过度倚重江南。如果北京城能不断繁荣兴旺,税赋持续增加,南北经济便可平衡一些,朝廷便可以减轻江南百姓的负担了。”
“还有,蒙古新移民本就是从苦寒之地而来,离南方路途遥远,也不适应南方的气候,他们更愿意在一个兴旺的北京城定居,这对于吸引蒙古青壮、稳定北部边疆大有好处。”
李时勉的田野调查,不仅让他对永乐帝当初的北迁决策有了新认识,也让他能从国家总体层面上来考虑问题。
“李大人的看法,正是与先帝当初决意北迁的想法不谋而合。”高希赞赏地说道。
只是现场赞赏李时勉的,大约只有高希和朱瞻基了。
内阁议事厅里的这些大臣及办事官员,虽然只是京师官员的极小一部分,却极有代表性。
这些人中有不少人确实真心认为永乐帝北迁政策令国库空虚、百姓困苦,因而反对北迁、支持还都。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官员有自己的小心思,他们喜欢江南的饮食、宜居、繁华,南京城里还保留着他们舒适的宅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