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杨氏想了一想,虽然她心中极其的不愿,但到底也还只能是陪着笑脸的同姜老夫人和周舜钦说道:“分家可是一件大事,老夫人和三弟万不可意气用事。咱们还是要从长计议的好。”
周舜钦自打先前提了分家的这个建议之后,就忙着安抚陆锦澜去了。若非现在屋子里还有这么多的人在,只怕他都要抬手轻抚上她依然有些红肿的双颊了。
不过就算当着众人的面他不好如此做得。实际上就是他想这般做,陆锦澜也肯定不会允他这般做的。于是他也就只能是借着自己宽大衣袖的遮挡,将陆锦澜的一只手紧紧的握在自己的手掌心里面,一边一直不停的轻轻的摩挲着她的手背罢了。
与此同时,他还一直侧过头去看着陆锦澜。他一双墨眸中的怜惜和温柔之情,当真是掩都掩不住,潮水一样的漫出来,让陆锦澜见了,忍不住就脸红心跳起来。最后她甚至都不好意思看周舜钦的目光了,就轻轻的将头侧到了一边去。
周舜钦却依然是一直在望着她。哪怕只是她的侧颜,却依然能让他目不转睛,流连忘返。
至于刚刚杨氏说的那句话,他虽听在耳中,却并没有立刻就答复。因着他是知道的,母亲是会代他答复的。
而果然,姜老夫人一听到杨氏所说的那句话。再一转过头,看到自己儿子正目不转睛的望着自家的儿媳妇,她心里不由的就暗笑。
这可真是!就不能等回锦园了你再对她如此腻歪?现在屋子里面还全都是人呢,你也不知道收敛一点儿!
不过姜老夫人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她做母亲的,当然是希望自己儿子跟儿媳妇两个人的感情好。
姜老夫人是知道的了,杨氏的这话,是别想等到周舜钦来答复了。不过没有关系,左右她已经明白,刚刚周舜钦为什么要提出分家的事来了。
一来自然就是要挟。因着周舜钦心里早就已经预料到了,杨氏是肯定不愿意分家的。分家这件事,无论是对杨氏,还是对大房,伤害都太大了。所以她若不想分家,就只能态度放软下来,说好话。而只要周舜钦和姜老夫人坚持一定要分家,若杨氏真的不愿意,那她就只能接受先前姜老夫人提出来的,让周念兰回去闭门思过一个月,每日抄写《女则》、《女戒》十遍,以及杨氏要对陆锦澜道歉。
而这二来,即便杨氏真的是个有骨气的,宁愿接受分家的这个提议,也始终不愿意接受先前姜老夫人所说的对于这件事的处置,那其实也是无妨的。
因着分家这件事对于周舜钦他们三房来说,可以说是一点儿影响都没有。反倒这次若是真的能成功的分家了,那对周舜钦他们三房还是有好处的。
首先他们就是要周家的所有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周舜钦,还是姜老夫人,他们都是十分看重陆锦澜。为着陆锦澜,他们都是宁愿跟大房分家的。那往后在周家,无论是上面的主子,还是下面的家人,谁敢看轻了陆锦澜?谁敢对陆锦澜不尊敬?
再者,周舜钦和姜老夫人又不是傻子。杨氏的心里肯定是指望着往后周舜钦能帮着周攸宁和周念兰的。
其实都是周家的后人,若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帮一帮周攸宁和周念兰,无论是周舜钦,还是姜老夫人,那肯定都是愿意的。但无奈周舜钦和姜老夫人心里都知道,杨氏是个贪得无厌,且全然没有一点儿感恩之心的人了。
任凭帮了她或她的一双儿女什么,杨氏心里都只会觉得这是你应当做的。甚至还会觉得你这次帮的没有达到她心里期望的程度,她甚至还很可能会因着这事怨上你。所以这样的人,周舜钦和姜老夫人都只想远离。
所以若这次杨氏真的同意分家,对周舜钦他们三房来说,反倒只有好处,却没有一丁点儿坏处。
而果然,在周舜钦和姜老夫人一再的坚持要分家的情况下,这会儿杨氏的心里果然就开始发慌了。这不,她都已经放软了态度的开始打亲情牌了。
姜老夫人原是想让周舜钦来答复杨氏的,但无奈她看这会儿周舜钦的视线就如同胶黏一般只在陆锦澜身上,哪里还能分得出半点儿来给别人呢?说不得,也就只能让她来答复杨氏了。
“我们可不是意气用事,都是仔细考虑过的。至于从长计议,那也用不着了。就这样吧。若你实在不答应先前我提出的对这件事的处置,那咱们就干干脆脆,利利索索的分了家罢。往后咱们就少见面,当然,若能不见面,那就是最好的。不然我们家的澜儿受了这份委屈,却连个道歉都没有得到,若是往后与你们彼此见了面,你让她如何自处呢?我想想就觉得心疼。”
姜老夫人语气散漫的说着这话,但目光却锐利如鹰隼的盯着杨氏。
这次我倒要看看你到底会怎么选择。
是选择让周念兰接受闭门思过,抄写《女则》、《女戒》的惩罚,且你对陆锦澜道歉,还是干干脆脆的选择跟我们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