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帝从慈宁宫出来后,脸色阴沉的吓人。
后宫不得干政乃是祖训。
到到了兴帝这里,太后不但干政,甚至还替他安排起官员来了。
虽然此事情况特殊。
太后只是为她的娘家人,才要求兴帝安排李元胜进入詹事府。
但兴帝心里仍然感到无比的憋屈。
而且长乐公主的婚事,太后也是肆意插手。
完全没有通过兴帝的意见,就替他答应了下来。
这让兴帝更加的愤怒。
今日的这个场景,不禁让兴帝回忆起往事。
在兴帝当太子之时。
太后便是这般,对他的事情指手画脚,颐指气使。
从来就没有在乎过兴帝心里的想法。
如今兴帝成了一国之君,太后却依然如此……
兴帝心里十分清楚。
他敬爱的母后,从来就没有喜欢过他。
兴帝之所以能顺利的当上皇帝,都是占了长子的便宜,以及慈静斋的支持。
太后最喜欢的。
依然还是她的二儿子。
平阳王。
兴帝如此忍气吞声,并非是敬重太后。
他所顾忌的。
还是一心礼佛,不问世事的太上皇。
太上皇虽然退位十几年。
但在朝中的影响力,依然是根深蒂固。
太上皇个人尚武,曾经御驾亲征过许多次。
在军中的威望,简直是如日中天。
如今边军的将领,仍然是当年太上皇提拔上来的那一批人。
兴帝心里很明白。
这些边关大将,依然是忠于太上皇。
虽然兴帝一直向这些人拉拢示恩,试图完全控制边军,但也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
这些年来。
兴帝也一直不停的向边军安排人手,但仅仅只能替换一些不是很关键位置的将领。
因为兴帝不能仅仅是为了控制边军。
就让边关不稳。
而且平阳王,也始终是兴帝心里的一根刺。
当年太上皇御驾亲征时,身边总会有平阳王的影子。
平阳王平时为人处事,都像极太上皇。
这让太上皇与太后,皆是及其喜欢这位二皇子。
对性格温吞吞,仿佛从来不会发怒的兴帝,心里十分的不喜。
废长立幼的念头。
太上皇也不知有过多少次了。
但此事有违祖训,在加上当时是太子兴帝并无什么错处。
太上皇也不敢轻易换储。
为了试探朝中大臣的心意,太上皇慢慢的加强平阳王的权利。
甚至让平阳王的仪仗,已经逐渐与太子并驾齐驱。
文臣们看出太上皇的心意,纷纷上书反对。
但军方的将领,则大部分选择了沉默。
军方这种沉默的态度,其释放出来的信号,也算是十分明了了。
很显然。
军方是支持二皇子平阳王上位的。
当时作为太子的兴帝,得知父皇有了换储的心思,每日都处于担惊受怕之中。
生怕被太上皇抓住了错处,就成了一个废太子……
此事直到慈静斋的门主来京,与太上皇谈了谈,才让事情有了转机。
慈静斋心怀天下,天下闻名。
其内高手如云,可以说是大兴武林中的泰山北斗。
而且慈静斋与大兴皇室,有着莫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