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大兴高祖皇帝在位时。
兴国被晋国和梁国联军两面夹击,二十万大军大败于边境线上。
晋梁联军冲破大兴边境的防线。
而后乘胜追击,直接杀入大兴境内。
一路上视同破竹。
直接打到大兴的京城,从而兵临城下。
在大兴即将被灭亡的时刻。
正是慈静斋的门主带领着三百门人,入五十万敌军如无人之境,直接斩杀了敌军十几员大将。
晋梁联军在群龙无首之下,兵败如山倒。
最后残兵败将灰溜溜的撤出了大兴境内,从而保住了大兴的江山。
慈静斋的这一番作为,令天下震惊。
原来武功练到一定的境界,竟然恐怖如斯。
甚至可以左右一国的命运。
在五十万大军之中,取人首级,如囊中取物。
若是去各国皇宫去取皇帝的头颅,想必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从此以后。
各国都不约而同的开始尚武……
大兴高祖皇帝感恩慈静斋的相助,保住了他们周家的江山,便立下了一个规矩。
此后大兴皇室的每一位太子,必须经过慈静斋的认可与支持,才能坐上皇位。
但慈静斋却拒绝了这一提议。
慈静斋门主也是聪明绝顶之人。
她明白高祖皇帝的这项提议,看似给了慈静斋莫大的权利,甚至可以左右大兴皇室的替兴。
但高祖皇帝的真实目的。
其实是把慈静斋与皇室绑在了一起,让慈静斋成为了拱卫皇室的一股力量。
在慈静斋的威压之下,何人胆敢造反?
不怕半夜没有了人头吗?
如此一来。
高祖皇帝的子孙才能稳坐大兴江山,世袭罔替万万年。
见慈静斋拒绝了这一提议,高祖皇帝只好退而求之。
高祖皇帝把慈静斋的门主加封为国师。
并请求慈静斋在每次皇位交替之时,前来主持新皇登基仪式,用来震慑宵小。
这其实也等于变相的,把慈静斋与皇室绑在一起。
对于高祖皇帝这一请求。
慈静斋门主不好再次拒绝,也只能答应。
所以在大兴的民众心理。
慈静斋一直是高山仰止的存在。
只要是和慈静斋有几分渊源,即便是皇室之人,也得礼让三分。
慈静斋的门主找到太上皇。
两人关上门相谈了半日,也不知谈了些什么。
但不久后。
太上皇退位,开始一心向佛,不理世事。
兴帝这才在慈静斋门主的主持下,顺利登基。
而差点成了太子的平阳王,则被兴帝留在京城,一直被密侦司看得死死的。
平阳王好几次请求回自己的封地,兴帝也没有答应。
兴帝不敢放平阳王离京。
京卫指挥使司已经被兴帝完全控制,上上下下的人,基本都是兴帝的心腹。
兴帝不担心有人胆敢在京城造反。
若是平阳王回到自己的封地,然后联合几十万边军,未必没有改天换地的能力。
兴帝已经在位十几年之久。
为了兴国的复兴,每日躬勤政事,卷不辍手。
到头来却因为太上皇的掣肘,却一直没能真正的掌握兴国的军权。
不得不说。
这是一件很令人悲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