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位亲戚不会就是户部尚书张廷玉吧?\兮辞记得张廷玉老家就是安徽桐城,这老头是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历经三朝,备受雍正器重,后为军机处大臣之首。
也是他总是上书说皇上对年家太过礼遇。
历经三朝,很有才干,兮辞和他还算有些交情,她去尚书房时,张廷玉也是师傅之一。
这老头特别古板,死板教条。
皇上登基后,提拔他做了户部尚书,官居一品。
皇上驾崩之后,张廷玉就是顾命大臣之一。
乾隆二十年卒,享年八十四岁,配享太庙。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也是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只可惜晚景凄凉。
张廷玉的儿子们就是若子辈分,还有一个探花郎的儿子叫张若蔼,康熙五十二年生人。
那人一脸惊奇,\你怎么知道?\
当然知道,不仅知道,结子还大,兮辞去尚书房的时候,年虽小,上学太早天天想睡觉,别的师傅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偏偏他回回都把兮辞叫醒,可恶的很。
果郡王自然想到这些事,哭笑不得,\康熙末年,吏治松弛、政治不清,张廷玉大人时任吏部左侍郎。
坚决摒除请托行贿之风,并严惩了奸胥滑吏并顶住各方压力严惩了吏部舞文弄法的蠧吏“张老虎”,被时人成为“伏虎侍郎”。
我家侄女特别佩服张大人这样踏实肯干的官员。\
这话说的兮辞都懵逼了,她什么时候佩服张廷玉了,那老头天天不是挑病就是挑病,说她坐姿不端,也不想想谁家五岁孩子能端的住。
七岁那年,说她字太过软绵,她直接找出了八种字体,啥风的都有。
簪花小楷,魏草行碑,飞白书,瘦金体,狂野的,醇和的,问他觉得哪个好,她以后交他这门作业就用哪个?
本来张廷玉以为兮辞在说大话,等看到兮辞交上来的作业,那飘逸的书法顿时吓了一跳。
不仅美观大气,还在原本的基础上还推陈出新。
于是滥用职权留下了兮辞的作业。
兮辞也懒得和他计较,她知道这是想让她知难而退,可偏偏她就不愿意,以一己之力碾压尚书房所有皇子皇孙,让张廷玉说不出半句不是来。
于是张廷玉看见她就开始叹气,仿佛在可惜这什么。
雍正元年,她为了不念书了,单挑尚书房老师们,当时张廷玉也在里面,他主考文,问兮辞怎么理解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兮辞画了一副天下大同图,当时她提出了姜子牙的太公六韬。
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而非一家一姓,隐晦的提出满汉一家,不应该是明面上的一家,应该是思想上的一家。
无论满人汉人都是大清的子民,该一视同仁。
张廷玉又问功勋之后该如何?兮辞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一视同仁是相对而非绝对,在竞争面前可以为他们降低标准,却不能没有标准。
其实兮辞知道说是满汉一家,但其实就是说说而已,糊弄糊弄那些汉人罢了。
否则在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张廷玉也不可能是唯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