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说起来也就只有四年的时间。
四年的时间很短很短,放在很多人身上,就是一个大学的时间,也只会在毕业的时候写一篇论文。
陈灵婴在房间内看着草稿纸上的图案,
1859 年,当时只有33 岁的黎曼发表了题为《论小于已知数的素数的个数》的论文,作为他刚当选为D国柏林科学院通信院士的回报。
而在这篇文章里,黎曼阐述了素数的精确分布规律。
在当时,这只是一篇看起来很简单很简单的论文,没有人能想到,这篇短短 8 页的论文,蕴含着一代数学大师高屋建瓴的视野和智慧,而到了今天,它依旧是一个未解之谜。
一个被所有数学家放在心上,却寻找不到答案的诡谲的秘境。
黎曼在文章里定义了一个函数,它被后世称为黎曼 Zeta 函数,Zeta 函数是关于 s 的函数,具体的定义就是自然数 n 的负 s 次方,对 n 从 1 到无穷求和。
因此,黎曼 Zeta 函数就是一个无穷级数的求和。
然而,让人为之扼腕的是,当且仅当复数 s 的实部大于 1 时,这个无穷级数的求和才能收敛。
为了研究 Zeta 函数的性质,黎曼通过围道积分的方式对该函数做了一个解析延拓,将 s 存在的空间拓展为复数平面。
第一个问题:非平凡零点的个数,且十分肯定其分布在实部大于 0 但是小于 1 的带状区域上。
第二个问题:所有非平凡零点都几乎全部位于实部等于 1/2 的直线上。
第三个问题:很可能所有非平凡零点都全部位于实部等于 1/2 的直线上。
前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了,黎曼在生前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过它们的证明过程,但是按照黎曼的手稿以及对他的性格推测,黎曼确实是已经证明了这两个问题。
而第三个问题,就是着名鼎鼎的黎曼猜想。
百年来无人证明成功,甚至连一个真正的,给人看到曙光的,可以接着推论下去的方法也看不见。
陈灵婴在菲尔兹奖颁奖仪式上宣告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可是与此同时,陈灵婴并没有在任何期刊上发表出相关论文。
话很多很多。
有人说这是一个噱头,有人说陈灵婴飘了太狂妄了,还有人说要相信陈灵婴,毕竟她证明出了哥德巴赫猜想。
但是更多的人觉得,哥德巴赫和黎曼猜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于陈灵婴的话他们要持保守态度,同样也期待着三个月后的会议报告的召开。
那一定是很特别的一天。
成功固然会为陈灵婴的身上再多一分光彩,失败了......
也没什么。
又不影响她是世界级顶尖数学家的地位。
爱因斯坦晚年还逐渐承认了神学的存在,还说了“上帝不投骰子,我不看月亮,就不在哪了吗”这样一句话。
当然这句话联系到前不久的量子纠缠理论......
哥本哈根学派当时的理论确实不太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