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氏在内战失败后被除名,他们很需要找一个卿位家族重新挂靠,要不然接下来肯定要被持续打击,直至再也没有在晋国翻身的可能,乃至于可能家破族灭。
因此,籍氏之主籍秦也跟着众人进行表态,只不过是恳求智氏收留。
阳虎恰好被智申派来召唤智宵回去,看到一众中等家族之主对智宵献媚,心想:“看来智氏远比赵氏更加威风啊!”
当前的观念很实在,谁的附庸更多就越威风,倒是只有自己的家族强大很难体现出来。
所以,变相的一种方式,谁的附庸越多,代表这个家族越加强大。
阳虎的人生履历很复杂,并且充满了曲折。
鲁国各方各面被三恒所把持和控制,非三恒的嫡系很难在鲁国有所发展,别说想要在朝堂获得一官半职了。
阳虎是先投靠季孙氏的季孙如意成为家臣,后来又服侍季孙斯,耗时日久且非常不容易才获得真正的信任与倚重。
鲁国发生过一次被极力掩盖的大事件,也就是阳虎与同为季孙氏家臣的梁怀争斗,斗着斗着阳虎把梁怀和季孙斯一块囚禁起来,最终梁怀被驱逐出鲁国,季孙斯也答应了阳虎许多条件才重得自由。
自那之后,阳虎对季孙氏变得无比轻视,并且逐渐掌握了季孙氏的大权,纠集了一批自己的党羽。
当家臣当到阳虎这份上,还是以外来者的身份把控鲁国三恒之一的季孙斯,到底是阳虎太厉害,还是季孙氏的一众人太无能?
这里面有非三桓贵族早就恨透了把持鲁国,又让鲁国一直在走下坡路的关系,再来就是阳虎在军事和内政的能力上真心很强。
后来,一再膨胀的阳虎计划一次性将三恒的现任家主全部收拾掉,改为挟持三家的世子当傀儡。
阳虎现在人来晋国,肯定是在鲁国的图谋失败,好歹是逃了出来,先去齐国流亡,蛊惑齐君杵臼出兵攻打鲁国,遭到鲍国的劝阻,随后被捉拿囚禁起来。
从齐国再次逃亡的阳虎跑到晋国,得到了赵鞅的收留,没有将赵氏的床榻躺得暖和,被智宵讨要到了智氏。
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智宵明知道阳虎是个乱臣,还是一个“亲富不亲仁”的人,怎么就敢从赵鞅手里要过来呢?
那是因为阳虎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尤其是缺乏情商,军政的能力却是真的极强!
智宵的经历特殊,亲自两次见证阳虎辅佐赵鞅,对于赵氏的富强有极大贡献。
季孙氏压不住阳虎,使之成为祸害。
赵鞅和赵毋恤能用阳虎,使之成为赵氏的栋梁。
智宵怎么就不能用阳虎,还必须去用,检校自己的同时,能够收服阳虎必然成为不比范蠡差的助力,认为无法收服无非就是当机立断杀掉罢了。
“视之以强,压之以威,以势慑之,以力服之。”智宵能够看到阳虎的情绪变化,怎么不懂该怎么收服阳虎呢?
有些人,他们不屑为比自己差的人效力,必然生出取而代之的心思;只有遭遇到方方面面比自己强大的人,他们才能够真正服气,并且还会卖力进行服务。
有的人则反过来,遇上比自己弱的效力对象就各种来劲,不止能够信守承诺与秉持操守,还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夜,魏驹、韩庚和赵毋恤肯定知道智宵在干什么,哪怕赵毋恤都没有过来凑一脚。
脑子有坑,还是非要起冲突,明知道智宵在干什么,在不合适的场合出场展现存在感?
赵毋恤可以在各种场合与智宵斗嘴,甚至可以直接爆发冲突,跑去智宵设宴款待附庸的场合闹事,完全是嫌赵氏还不够惨。
如果赵毋恤在当夜过去,不管是做了什么或没有做,不止会恶心到智宵本人以及一众贵族,还等于打破了既定的规则,必然在事后遭到联合的抵制。
翌日。
智宵特地吩咐阳虎给自己驭车。
能看出阳虎有点不乐意,只是没有违逆智宵出言拒绝。
阳虎?智宵确实是在养虎,需要一个熬的过程,走的步骤就是让阳虎先习惯服从。
人嘛,退让了一步之后,必然会有第二次退让,慢慢养成一种习惯,由于有智慧且能语言交流的关系,远比驯服动物要简单多了。
“若是有朝一日你归鲁国,欲做何事啊?”智宵看着阳虎的后脑勺,发出了灵魂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