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这边已经确认是吴君夫差亲自参与会盟,同来的还有将近五万大军,算上一应随扈的数量,总人数约八万。
那么,且先不算那些不知道确切数量的列国参与会盟一方,仅仅是算上知道的会盟诸方,会出现在“任”会盟现场的人数已经突破二十五万的总数量。
最终,参与会盟各方的总人数加起来,一定会超过三十万。
以为一场会盟突破三十万人在场的数量,显得极其的夸张吗?不是的。
有史记载的记录中,晋国屡屡出动四个满编军团前往参加会盟,好几次楚国也是出动二十万人左右抵达会盟现场,晋国和楚国加起来的人数就接近四十万人,再加上其余参与会盟的各方,总会盟的人数只会更多。
在没有将辅兵算在军队编制的时代,记录出动多少士兵就一定是多少,更没有“号称”这个说法。
春秋时代的晋国屡屡能够出动十五万左右的正规军队,仅是这一点就超过很多王朝了。
而春秋时代的晋国并不显得疯狂,到战国的时代之后,幸存列国哪个不是动辄出兵二十万以上。
按照道理来说,吴国前来参与会盟并不需要受到多大的重视,起码晋国不用过多的在乎,奈何吴国现阶段风头正盛,晋国无法按往常视之。
吴国打得楚国极惨,一度攻破楚国的都城。
楚国好歹跟晋国打了接近两百年的争霸战争,并且长期作为南方霸主而存在。
那么,吴国能够一再击败楚国,乃至于办到了连晋国都做不到的事情,也就是吴军攻克了楚国的“郢”都,肯定是要让吴国得到晋国更多的重视。
“何人前往迎接吴君?”晋君午最近每天都能够举办宴会跟其他诸侯一块吹牛逼,小日子过得比较惬意。
这一次,众卿大夫齐聚,要跟晋君午商议的便是拿出何等规格来对待参与会盟的吴国。
齐国、鲁国、郑国、卫国等诸侯国到来,晋国这边只是有人出三里进行迎接,符合“礼”的规范,算是循规蹈矩的操作。
风头正盛的吴国队伍马上就要到来,有鉴于吴国取得了良好成绩,晋国肯定需要破格进行接待。
问题是什么?吴君夫差公开放话,说是要北上挑战晋国的霸权。
既然吴君夫差公开表示要挑战晋国的霸权,晋国总不至于当没有听到。
这样一来,晋国用高规格的方式迎接到来的吴国队伍,岂不是一种示弱?
可是,晋国不能示弱,一方面也不能无视吴国取得的成绩。
怎么接待吴君夫差,可不就成了一件难办的事情了嘛。
“纹身散发之国,如若无我(晋国),怎有今日之盛。”赵鞅说的是曾经晋国大力扶持吴国的往事。
晋君午先看了智申和智宵一眼,再看着赵鞅说道:“重提此事作甚。”
那都是老黄历的事情了。
当时的晋国需要有那么一个国家在侧面威胁楚国,在东南一隅挑挑拣拣,选中了吴国这个国家。
之所以晋君午会看智氏父子一眼,原因就是由智氏的荀罃提议扶持吴国。
以当时的情况来论,东南一隅也就吴国合适。
原因是东南一隅以吴国最强,并且吴国一直在跟楚国过不去。
晋国对吴国的帮助可谓全方位,给予吴国带去了中原的文化,同时从农耕到军事进行了全套的教导与培训。
在全球的历史上,晋国是第一个派出成建制军队前往他国,对该国进行全套培训的国家,受到该种待遇的便是吴国。
晋国做这件事情大约是在前570年左右,日后该种方式的重现要到近现代之后,时间相隔了两千多年之久。
赵鞅知道晋君午又在挑拨,不得不进行解释,说道:“彼时乃是先君与众卿合议,非一人可定。臣再提此事,乃是谏言日后绝不可再有此举,恐重蹈今日之噩。”
能说赵鞅提醒错了吗?肯定不能的啊!
将一个不怎么开化的国度,培养成了自己的对手,类似的事情真是挺蠢的。
只不过,当时的晋国选择扶持吴国,不是纯粹的好心,其实就是出于态势需要,并且也达成了最终的目标。
以现在的形势去评判长久以前人们的作为,好比如关公战秦琼,很是有失公正。
晋国是出于需要才扶持吴国,并不像某些王朝不求回报去教化诸胡或蛮夷,两者存在巨大的区别,不能拿来一概而论的。
赵鞅身为元戎,要显得有担当,说道:“以寻常诸侯视之即可,何必有此议。”
提议商讨怎么来接待吴国队伍的韩不信立刻露出了尴尬的表情。
难道是韩氏相对弱小,或者韩氏的家风比较软弱,才让赵鞅想要柿子挑软的来捏吗?并不是的。
纯粹是赵鞅真心觉得没有必要进行刻意的商讨,怎么对待其余诸侯国,就怎样来对待吴国。
在这一件事情上,智宵不同的看法。
“齐国与吴国近来交恶?若是我(晋国)以礼对待吴国,不知道齐国有何态度。”智宵说道。
韩不信立刻接话,说道:“我(晋国)持吴国于重礼,必使齐国不忿。齐国安敢恶向于我(晋国),必深恶于吴国。”